摩根大通泼冷水:稳定币3年2万亿?5千亿才是真!
内容提要:摩根大通认为美国财长预测的2兆美元稳定币市值过于乐观,指出当前88%需求来自加密交易而非支付,基础设施和监管障碍限制了增速,预计2028年市值仅达5000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
摩根大通直说 2 兆美元稳定币估值「过于乐观」,强调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与生态系还需要时间成熟,即使《GENIUS 法案》落地,市场增速也没那么快。
(前情提要:摩根士丹利:为什么中国最近开始关注稳定币? )
稳定币被视为把美元带入区块链的关键手段,从投资人到监管机构都押注它能改写跨境支付。美国财政部长 Scott Bessent 最近在参议院听证会放话「2028 年市值突破 2 兆美元」后,市场情绪瞬间高涨。然而,华尔街老龙头摩根大通却泼下一盆冷水:成长速度没那么快。
大摩唱反调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发言替刚通过的《GENIUS 法案》增添重量,这部联邦框架锁定美元挂钩稳定币的储备与监管要求,理论上能消除法律灰色地带。短线利多立刻反应在稳定币市值,2025 上半年稳定币总额突破 2,500 亿美元。对照 2 兆美元目标,看似只差 4 倍。
摩根大通固定收益分析师 Teresa Ho 团队却在最新报告内强调:
难以相信市场能在未来几年大幅增长,因为支持稳定币的基础设施/生态系统远未发展成熟,需要时间来建设。
小摩预估 2028 年稳定币总市值约 5,000 亿美元,仅有最乐观预测的四分之一。
交易热络,支付应用却慢半拍
摩根大通指出,当前约 88% 需求仍来自加密原生活动:链上交易、DeFi 抵押品、加密企业的资金。支付场景只占 6% 左右,在全球资金流动中的比重更低于 1%。
为何消费端采用率迟缓?摩根大通表示,稳定币在钱包里多半不计息或利率偏低,难与银行活存或货币市场基金竞争。其次,法币与链上资产转换存在手续费、KYC 及时间成本,投资人一向把现金视为最后防线,除非流动性、收益与安全都到位,否则不会轻易弃用传统渠道。
在技术层面,区块链可扩展性、互操作性与易用性仍有瓶颈。智能合约可能有漏洞、预言机被攻击风险及历史骇客事件,让大型机构导入前须建立更严谨的风控。
《GENIUS 法案》带来确定性,同时也拉高门槛
法案要求所有美元稳定币需持有等值现金或国库券并接受州或联邦机构稽核。合规程序确实有助吸引银行、金融科技公司与信用合作社进场,长线更强化美元在全球数位金融的地位。
不过摩根大通提醒,合规本身就是成本:持照、稽核与监控程序将排挤中小业者,再加上各国监管碎片化,企业跨境拓展时仍面临重复审查与法律冲突,增速因此受限。
- 相关话题
-
- 美财长惊天计划:稳定币吞噬2万亿美债,美元霸权靠这招续命?
- 美国稳定币六雄争霸:从USDT霸主到银行联盟的万亿战场
- 摩根大通下调稳定币增长预期:2028年规模或仅5000亿美元
- 比特币破新高是为救6.5万亿美债?稳定币与美债的真相揭秘
- 稳定币立法或引爆10倍行情:20万亿加密市场变革倒计时
- 跨境稳定币日破千亿,美元霸权岌岌可危?全球金融格局大洗牌!
- 2025年加密市场展望:稳定币将重塑全球金融体系,市场规模近3万亿
- 加密市值回到2.2万亿:机构出货与韭菜思维的对比
- 稳定币总市值突破1650亿美元:大规模抄底的信号?
- 加密市值回升至2.24万亿美元,投资情绪升温
- APT抄底时机:5美元布局Meta系公链 目标翻倍至12美元 稳定币赛道新贵蓄势待发
- A股开盘20分钟成交额破万亿,指数大幅上涨
-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