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币上主网深度揭秘:背后真相与影响全解析!
内容提要:Pi币于2025年2月20日宣布上线主网,被视为六年成果,实则是收割用户陷阱。Pi多次以“即将上线主网”为噱头吸引用户,实际进度拖延。OKX等交易所对Pi交易设限,暴露合规性存疑。Pi通过传销式裂变收割用户,宣称“免费挖矿”但需绑定个人信息,形成隐性上下线关系。Pi币缺乏实际应用场景,价格依赖共识和团队控制,面临抛售压力和监管风险。央视等媒体揭露其传销本质,多地通报非法集资,印度、越南曾展开调查。
币圈:每天接收到核心资讯,打土狗、薅空投、一二级市场动态。
盘界:非吸科普、维权方式、崩盘预警、防范金融安全。
2025年2月20日,Pi 宣布将正式上线主网,OKX等交易所同步开启交易,这一消息被玩家视为“六年磨一剑”的成果。然而,这场看似里程碑式的进展,实则是项目方收割用户的陷阱。
Pi 自2019年成立以来,多次以“即将上线主网”为噱头吸引用户,但实际进度一再拖延。例如,2023年曾宣称2024年上线主网,却始终未能兑现。此次主网启动虽看似落地,但OKX公告显示,部分国家和地区用户被限制交易,暴露出其合规性存疑。
OKX对Pi币交易设置了严格限制:前五分钟禁止市价单交易、持仓金额仅1万美元,且流通量仅占总量的65%。这种人为制造的“稀缺性”实则为控盘铺垫,方便项目方与早期参与者高位抛售。
Pi的核心增长逻辑并非技术创新,而是通过传销式裂变收割用户。
尽管Pi宣称“免费挖矿”,但用户需绑定个人信息并通过KYC认证,变相形成“入门费”。部分市场甚至衍生出黑市KYC服务,进一步暴露其灰色产业链。
用户通过邀请新成员加速挖矿,形成隐性上下线关系。早期参与者因占据更高层级,享有代币分配优势,与传销的“金字塔结构”高度吻合。
Pi币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其价格完全依赖玩家共识和团队控制。主网开放后,6000万用户中仅1000万完成迁移,大量代币抛售压力可能导致价格崩盘。
Pi币总量未设上限,目前流通量已达604.1亿枚,远超主流加密货币。若按波场(TRX)市值估算,Pi币单价或不足0.01美元,与玩家鼓吹的“一币一别墅”形成讽刺对比。
项目方长期以“开发者平台”为宣传点,但主网上线后仍无实际应用落地,代币仅能在交易所投机交易。
国内外监管机构多次将Pi 定性为非法活动:
央视、新华社等媒体揭露其传销本质,多地通报Pi币涉及非法集资,参与者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印度、越南曾对Pi 展开调查,指出其用户数据滥用和资金盘特征
Pi被曝窃取用户数据,部分参与者遭遇账户无故封禁,资产归零
感谢阅读!文章就到这里了
-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