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揭秘:Web3行业抢手人才大揭秘!
内容提要:硬件钱包品牌Ledger的Discord服务器12日遭黑客入侵,攻击者通过盗取管理员账号发布虚假安全警告,诱导用户访问钓鱼网站输入24字助记词以窃取资产。币安创始人CZ提醒用户切勿泄露私钥,并指出加密公司社交媒体账号是安全薄弱环节。Ledger确认黑客利用外包管理员账号发动攻击,虽快速控制事态,但仍有用户因举报被禁言。这再次警示加密用户需警惕社群诈骗,涉及私钥和转账操作必须谨慎核实。
在这场专访中,Talentverse 创办人 James 深入分享了他在 Web3 猎才领域的实战经验,并探讨了这个高速变动产业对人才的独特需求与未来趋势,揭示何以「纯粹」、「科技赋能」、「全球交付」成为 Talentverse 的核心价值。本文源自 曼昆品牌部 所著文章,由 wublockchain 转载。
(前情提要:Heurist Mesh:建构 Web3 原生组合智能 )
Talentverse 的独特价值:纯粹、科技赋能、全球交付
牛小静律师:这次访谈的主题是Web3 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它的未来前景如何,是否值得优秀人才加入。先请您介绍一下Talentverse,您认为它有哪些独特价值?可以用几个关键字概括吗? James 老师:当然可以。我脑海中有三个关键字: 1. 纯粹:猎人头业里,大家涉及各种领域,例如消费品、网路、金融、房地产等等。但我们很纯粹,可以说是只做Web3 和区块链产业的猎人头公司,所有的顾问和业务都聚焦在这个垂直领域。 2. 科技赋能:业界有些所谓的Web3 猎人头公司,但营运方法和业务流程偏向传统或营运型。我们除了拥有一定规模的顾问团队,还自建了人才库。在过去的几个周期里,我们累积了大约5 万名专门从事Web3 和区块链,或对此感兴趣的人才,形成了自有的人才库。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并应用AI 技术,无论是在sourcing 找人或沟通环节,都利用了AI 工具,所以我们是非常科技赋能的组织。我们还有大约3,000 多人的社区社群,在小红书、微信、Telegram 都有专属频道。 3. 全球交付:虽然我们起源于中国,但得益于上个周期和这个周期许多华人老板出海或参与全球化进程,我们也随之做了全球化布局。目前顾问团队除了在中国大陆,也分布在日本、北美、东南亚等地。过去几年我们交付的职位涵盖了除非洲外的几个主要大洲和市场,有不少成功案例。 牛小静律师:感谢您的分享。听到「纯粹」、「科技赋能」、「全球交付」 这三个词,我觉得曼昆律所和Talentverse 有相似之处,都是深耕Web3 的垂直玩家。那您大概是什么时候进入Web3 产业的? James 老师:我稍微介绍一下我的背景。 2007 年在上海研究生毕业后,先在一家当时很有名的专业猎人头公司工作了三年。从2010 到2020 年,我一直在企业端担任招募负责人或HRBP 角色,期间见证了国内经济的一些发展趋势。一开始,我在一家外资银行负责技术营运和职能板块的招聘,做了四年。后来去了一家美国服装零售公司,负责大中国区的招聘,包括总部和门市。 2017 年我转到民企,当时房地产和资管业很火,我加入了一家民营企业的资管和财富管理公司。之后又去了一家民营上市公司,负责集团所有招募及海外事业部的HR 工作。后来还涉足过互联网,做了一段时间。 接下来就谈到Web3 相关的内容了。我在2020 年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其实这里有些故事,因为当时网路和Web3 的人才流通性已经显现。我先认识了Bybit 的Ben,那时Bybit 规模还比较小,在上海。 Ben 的视野和谈吐让我印象深刻,透过中间人我们聊了几次,但阴差阳错没加入Bybit。不过我们现在关系不错,常常联络。后来我去了币安,负责全球招募一段时间。坦白说,那时我只是听说过Web3 和区块链,对它的了解不深,也不像现在这么有信仰。但还是要感谢时代的机遇,所以从2020 年开始,我正式从事Web3 和区块链领域的人力资源工作。 牛小静律师:听下来您的职业经验特别丰富。虽然跨越了许多行业,但主线似乎一直是人力资源对吗?James 老师:对,这一点没变。不管在什么产业、领域或国家,核心能力或职责始终是招募和人力资源。
Web3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牛小静律师:您提到“阴差阳错”,让我很好奇。很多年轻人刚毕业时,可能无法明确规划人生,也不知道适合什么产业或职位。对于即将走出校园或刚步入社会的人,您有哪些具体或个人化的建议?他们适合选择Web3 这样的行业吗? James 老师:我在职涯中面试过几万人,从年薪千万的主管到优秀学生都有。如果让我给学生一些建议,虽然我们今天聊的是Web3,但我认为有个普适的原则:一定要从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出发,去选择一个能长期累积的行业。职涯发展的路径和年限很长,必须是自己喜欢、愿意投入的领域。如果在职位上还能结合自己的天赋,不管是Web3 还是其他产业,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以及成长才是最佳的,投资报酬率也会最高。 牛小静律师:结合您的经历,从传统产业到网路再到现在的Web3,进入Web3 前后,您体感有哪些主观差异? James 老师:Web3 是个动态变化的产业,目前来看有几个较大差异点。 第一个,Web3 是高风险产业,机会很多,风险也很多,这是一个平衡,高风险的地方机会也大,所以吸引了大量新人才和新资金涌入。 第二个,在过去十年左右的几个周期中,Web3 从小变大,出现了许多跨界现象。例如原来是艺术家,转为Web3 成了NFT 创作者;或是金融学家、大学教授,把理论变成DeFi 模式,跨界很常见。从人力资源或组织角度来看,Web3 的组织多元化是传统企业难以企及的。过去国内疫情和Web3 出海等因素,让组织从中心化慢慢变成去中心化,后来发现去中心化有问题,又出现了混合模式。我们有个客户,平常大家分散工作,但每个月会有几天集中办公,这种形式在传统500 强或工业公司不太常见。 还有一点,Web3 是个价值放大器。如果你在风口叙事或周期高点,能极大提升个人或公司价值;但在周期底部,价值可能会缩水,甚至低于本身价值。这是与传统行业的几个不同点。 牛小静律师:您提到高风险与机会并存,那选择进入Web3 是不是需要比较强大的内心,例如可能会面临几个月收入不高甚至没收入的情况? James 老师:是的,我们的体感是这样。例如上个周期,FTX 暴雷和Luna 事件发生时,市场可以用「哀鸿遍野」 形容,很多组织裁员,别说招人,连维持都难。在这种周期性产业,熊市时必然是人才过剩、机会减少,所以要有心理准备。 牛小静律师:Web3 的周期性发展似乎比传统产业甚至网路产业快得多。我们看到其他产业大周期可能是10 年甚至几十年,而Web3 可能两三、四年就是一个周期,对吗?James 老师:对,这个比喻很好。传统产业,例如互联网,企业从诞生到上市通常需要7 到10 年,投资机构一般以「5+2」 模式投7 到10 年。但Web3 目前依托比特币四年减半的牛熊交替周期,许多创新项目无论是走股权融资还是token 融资,上市周期大大缩短,所以整体周期性更短。可以从上市节奏来对标。
年龄限制与转行机会
牛小静律师:现在很多网路大厂裁员到45 岁以上,薪资要求高,前途不光明。对于40 岁以上的人,Web3 产业对年龄的限制还那么大吗? James 老师:这是个趋势变化。过去,上个周期到去年,年龄不友善程度甚至比传统产业更明显。因为大部分专案方由年轻创办人创立,他们有良好学历背景、双语能力、新潮想法,创投愿意支持。 80 或70 前的人对Web3 的认知和接受度比年轻人慢,导致能力和年龄出现断层。 但现在有新变化,美国透过比特币和以太坊ETF,川普也大力支持区块链,传统金融机构和公司开始涌入。不只是追求科技创新,还有传统金融、资管、保险等领域进入,这些领域对年龄较大的人有优势,不只讲技术,还涉及资金、资产、人脉、网络等因素。随著Web3 多样性和市场规模扩大,年龄因素会比以前更友善。 牛小静律师:如果有人想从其他行业转行到Web3,他们过去的职业背景或所处行业中,哪些更容易受到Web3 的欢迎? James 老师:我举个例子。最近在东京见了一个国内机构,他们收购了一家海外有加密货币牌照的银行,原先做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团队里有区块链和数位货币专家。现在他们要开展稳定币业务,需要几类人才。 第一类是市场人才,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人员,他们的推广范围和branding 调性符合传统金融人士的美学眼光,但业务转向稳定币或数位货币场景。 第二类是BD 人才,原来在传统金融机构做贸易或销售的,有网路和银行Know-how,能把经验嫁接到数位货币和合规性解决方案上。 所以,如果能把原有背景结合区块链在业务上的应用,嫁接过去的能力或资源,转行会比较顺利。人才供需的新趋势
牛小静律师:目前从人才和专案方的供需两端来看,是人才短缺型还是饱和型?有没有一些新的规律? James 老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对我们的业务策略调整也有影响。我从两个维度来看。 第一,2014 到2021 年之前,例如17 年或更早到21 年,整个市场人才是供小于求,大家对人才稀缺程度要求更高。当我在币安时,Web3 和区块链从业者少,尤其是技术人员,我们不惜代价从网路大厂和传统金融机构挖人。现在随著全球和国内人才不断涌入,结构变了,第一时间找人不会只看互联网大厂背景,而是优先看有没有相关行业经验,找不到再扩展到互联网领域,供给程度比上两个周期好很多。 第二,更有指向性的向度是,2024 年上半年我们为专案方招了许多技术人才,但下半年到目前,技术职缺降低,反而BD、市场、品牌等职缺变多。背后原因是,熊市转牛市时,专案方急招技术人才为listing 做准备;到多头中期,大家冲刺listing,品牌、市场、营运端投入增加。还有个指标,四年周期中,前一年多是专案方招募量大,大型机构如交易所招募少;现在交易所和大型机构招募量增加,专案方减少。这两个维度能帮我们判断市场走到什么阶段。 牛小静律师:随著Web3 市场越来越繁荣,我们对人才挑选的标准或维度是不是也变高了?您提到一开始只要有网路大厂背景,现在是否需要既懂网路技术又了解Web3? James 老师:对,这是供需变化的底层原因。当从业人员少时要求低,从业人员多时要求高。现在标准明显变严,过去对业界经验、语言能力没多要求,现在基本上要Web3 经验,最好中英流利。再精进会看教育背景,至少985、211 名校毕业,甚至挑剔过往经历,有没有在知名计划方或大型机构工作。这些筛选标准侧面证明你对产业的认知和底层能力够不够。 牛小静律师:近两年社会流行「卷」 这个词,各行业越来越卷。 Web3 产业是不是也越来越卷?它的卷跟其他行业有无差异?我们虽然卷,但更有前途吗? James 老师:Web3 卷的强度更大,单位时间更集中,但时间短,能看到的希望和收获远高于传统行业。 Web3 更多卷效率和想法,传统行业除了卷效率和想法,还卷人际关系,所以Web3 的卷更纯粹一点。薪资、风险与雇用模式
牛小静律师:Web3 因风险高,薪资比传统产业更诱人?过去一年有哪些高薪职位可以分享? James 老师:薪资最终取决于市场供需和资产总规模。过去上个周期,从传统产业跳到区块链,涨幅30% 都算低的,大家觉得风险高、可能失业,涨得多很合理。但这个周期,因网路裁员和业务受影响,很多人在失业状态,心理预期降到跟网路持平,增幅不如上周期夸张。 个案更取决于核心能力,如果你是市场上少数能做到的人才,会有很大溢价,不管是技术、产品还是市场。从数字上看,技术岗带宽从3000 美金到2 万美金,取决于技术领域和经验,前端或经验少的偏低;市场端从3000 到1.5 万- 1.8 万美金。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的能力和经验是否是对方最需要且无可取代的。 牛小静律师:Web3 薪资结构与发放方式是怎么样的?都是用代币或加密货币吗,还是混合?主流是什么? James 老师:传统产业为基本薪资,12 或13 个月薪资加年终奖,绩效评分0 – 4 个月,上市公司有RSU 分年vesting。 Web3 形式多样。 大型合规机构发法币,交社保、五险一金,走得很合规,像传统企业,我们有这样的客户。也有不合规的,发基本工资加稳定币,社保依最低标准或跟员工协商。项目方多是offer letter 形式,发法币、稳定币,还有token 激励,取决于部门和等级。 Token 是双面刃,兑现时回报远超固定薪资,没兑现会有损失。这也反映行业高风险性。 牛小静律师:听下来,Web3 从业人员可能面临比传统产业更高的风险,例如专案结束或专案方倒闭,关系断了就断了,很难拿到经济补偿。这会不会影响薪资水准? James 老师:是的,风险高可能推高薪资预期,但最终还是看供需关系。上个周期高风险合理化高薪,这周期因人才供给增加,涨幅不如以前夸张。薪资高低还是取决于市场和个人能力。 牛小静律师:现在Web3 的雇用或招募领域,人才与专案方或雇主的合作模式是什么?是劳动关系,还是普通合作关系,或是灵活搭配,双方更像是互相合作?James 老师:形式很多,我们也踩过一些坑洞。从规范性来看,大型机构和交易所会签劳动合约或合作关系,主体不一定在境内,取决于职位。项目方多用offer letter,海外可能认可,但在国内法律效应弱。目前劳动关系设立未统一标准,取决于专案方或机构定位及候选人市场价值。还有专案外包形式,如设计、品牌升级、官网开发,不签劳动合同,以外包处理,形式多元。
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启示
牛小静律师:您面试过那么多人,有没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可以分享?例如转行或入职Web3 后发展好的案例,成功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又有哪些坑或主客观因素? James 老师:成功的案例,例如2020 年或更早加入币安、OKX、Bybit 的人,只要坚持到现在,在能力、行业认知或收入上都有不错结果,这是时代给的机会。未来也一样,要在产业早期加入,吃到起飞红利,个人努力重要,但产业助力很大。个体上看,成功者有几个特质: 第一是主动性,例如有个做平面设计的同学,原不是Web3 设计,但他主动接运营的事,别人不做他说我来,把工作当学习,老板付钱让他成长,这种态度帮他成长很大。 第二是成长性思维,遇问题或失误,有人推卸责任,有成长思维的人反思自己哪里不足、做出改变或带领别人改变,与人合作评价高。 第三是强烈好奇心,Web3 发展快,好奇心不强的人不会想进来,除非被迫。好奇心让他发现新机会、迎接挑战,看到新事物会兴奋,自驱力强。 最近一个案例,32 岁大厂程式设计师被裁,找工作半年多,我们推荐一家Web3 名企,他却选了小米offer。我建议他试Web3,他有大厂经验,Web3 薪资高、不用去北京,抗风险性更强,路径更宽,他还在考虑。 失败的案例多是缺乏准备,跟不上产业快节奏,错过窗口期。 牛小静律师:您提到择时,像投资需抓早期。现在Web3 还是早期吗?对年轻人是机会吗? James 老师:看视角。如果比特币对标黄金市值,更多应用在链上,我认为是很早期。 Web3 与Web2 最大差异在于资讯归个人,与平台变现模式不同,是对人类资讯主权的尊重。若这是文明发展必经之路,我们很早期。世界发展不平衡,温饱阶段不关心隐私,生死线上更不在意。但生产力到一定阶段,如美国、日本重视隐私,国内或不发达国家较忽略。当人类社会走向繁荣时,个人权益共识会更清晰,Web3 和链上理念是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对年轻人是机会。Talentverse 的愿景
牛小静律师:我注意到您背景有句话“Better Talent, Better Metaverse”,能解释一下含义吗?是公司愿景还是某种文化象征? James 老师:我们在设立之初定位为Web3 专业猎人头服务公司。这调性定下来后,我们认为产业发展,不论传统或Web3,最重要是两类资本:财富资本,即金钱;和人力资本,把人才当资本运作,加速公司或产业迭代升级。 我们希望透过自身努力为产业输送更好人才,让赛博世界、元宇宙或未来Web3 世界更美好。所以叫“Better Talent, Better Metaverse”,名字就叫Talentverse。进入Web3 的转折与建议
牛小静律师:您坚定选择Web3,离开传统或网路产业,有没有一个转捩点、经验或导火线推动这个改变? James 老师:其实是时代给的机会。加入币安前,我没特别想一定要找Web3 机会,那时没大转折。但进币安及离开后,我发现很多聪明人在做这行业。一位史丹佛毕业的前同事说,史丹佛和矽谷就业,Web3 一直在前三,具体排名依年份变化。 我认为聪明人涌入的产业代表先进理念或思考,那时觉得要深入发掘,是转捩点。 牛小静律师:人生多偶然。如果有人偶然对Web3 有兴趣,您会否建议他们尝试Web3 职位,体验几年,看是否适合、喜欢、热爱?这个建议如何? James 老师:我会强烈建议。最近一个案例,32 岁程式设计师,曾在阿里、腾讯、位元组工作,后去一家汽车软体公司,去年被裁,找工作半年多不顺。我们推荐一家Web3 名企,他却接到小米offer。 我沟通说:你32、33 岁,刚结婚,在上海,小米要你去北京;我们客户可远程,偶尔线下。而你是程式设计师,如果网路35 岁不是team leader,一旦失业路更窄。试Web3,凭你大厂经验,抗风险强,薪资高。他还在考虑。 对想尝试的人,就算当志工不收钱,先加入组织做贡献,机会来时能更快准备。 牛小静律师:尝试Web3 有风险,例如突然失业,需不需要backup,例如存10 个月生活费? James 老师:风险是有的,存生活费可行。但更重要的是提升抗风险能力,不能只选稳定产业。年轻人应凭稀缺度抗风险,随阅历增长能力更强,是更好选择。Web3 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牛小静律师:有人问Web3 有无适合法律人的机会,您遇过法律背景的人才吗? James 老师:法律人完全适合。例如曼昆这样的专业律所,我见证过它的成长,创办人及主要律师都很优秀,是很好的选择。就像人力资源的人问我,我会推荐Talentverse,先作为服务方或顾问机构进入Web3。律师也一样,可找曼昆聊聊。 另一种,传统律师分诉讼、合约等,关键看稀缺度。律师转Web3 数量比程式设计师少,企业中法律部门比例也小于技术,但收入不低。 牛小静律师:除了律师,公司或专案方有无法务岗需求吗? James 老师:有,尤其大型机构。专案方法务岗少,多外包,和人力资源职位类似。专案方不能没HR,但法律常外包给律所。中大型机构有法务,在合约、劳动仲裁、诉讼方面有把关作用。 Web3 早期,需求未全显现,未来合规需求将增加。James 的人生洞察
牛小静律师:最后,请您分享一个独特的主观人生洞察,可以是人生经验或对Web3、HR 的观察。 James 老师:此时此刻的最大感悟是:找到市场需求与天赋兴趣的交叉点,然后奋不顾身往死里干。 牛小静律师:这次对话让我收获很多。您的分享坚定了我的决心,用您的话说就是「奋不顾身往死里干」。非常感谢您今天的深度交流! James 老师:感谢牛只律师和曼昆给这次机会。虽然我们还没线下见过,但这次对话我很享受,对过去和未来有更多思考,期待以后更多交流。- 相关话题
-
- 一图揭秘!Sui三件套引领Web3基础设施革新之路
- 海外工作室对L0猎巫行动的揭秘与猜测
- 美元降息与疯牛行情:揭秘币圈暴涨的背后逻辑
- 比特币市场下跌原因揭秘:德国政府抛售、ETF资金流出、地缘政治风险及Mt. Gox赔付压力
- LISTA大放送:质押BNB与Web3积分的巨大利润
- 山寨币暴跌原因揭秘:牛市与美联储政策的影响
- $FIL价格低迷原因揭秘:为何牛市中依然平淡无奇
- 狗庄策略揭秘:韭菜的心态与市场操控
- 未来一年AI领域代币潜力大揭秘:7个值得关注的增长机会
- 牛市主力打压与拉升的博弈揭秘
- 以太坊深夜行情大揭秘:2300成关键防线,北上敢死队如何布局?
- 市场操控揭秘:CPI利好后行情剧本及未来走势分析
- 相关资讯
-
顶级融资揭秘:Farcaster Warpcast低成本空投机会,1.8亿融资助力Web3最大Social-fi应用,V神力挺!
Web3市场背后的阴影:揭秘操纵与不为人知的黑幕
Web3 深度解析:小K带你揭秘
Web3撸毛者揭秘:加密圈中的撸毛与被撸趣闻探秘
Web3反欺诈宝典震撼发布:Bitrace揭秘链上六大极限骗术,守护您的数字资产!
深度解析Kusamarian专访Gavin Wood灰皮书:Web3思考者揭秘区块链抽象、JAM、同步性与效率
深度揭秘:与孙宇晨共事的真实体验与Web3建设的思考
Maplestory Universe 枫之谷Web3链游版:限时打卡赚点数,截止7/7!Nexon亿元投资揭秘,冒险岛新纪元开启!#枫之谷U #枫之谷宇宙 #冒险岛
OKX Web3钱包遭劫,用户哭诉5万U失窃:揭秘安全漏洞真相
上一秒狂热“撸毛”,下一秒遭骇客“偷家”?OKX Web3 & WTF Academy揭秘安全新挑战【安全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