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币真相:从技术革命到流动性游戏的残酷周期与财富转移本质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当前AI加密货币赛道与前几轮(如DeFi、NFT)泡沫类似,本质是流动性驱动的叙事循环而非技术革命。早期靠概念暴涨吸引资金,但随着市场觉醒,流动性分层,项目估值过高且流通盘薄弱。赢家多是熟悉游戏规则的老玩家,他们不信叙事只追逐流动性,在周期结束时撤离,让后入者接盘。作者认为币圈核心是资金与欲望的游戏,AI不过是又一场人造幻觉。
你以为是技术革命,其实只是另一场更华丽的PVP。
回头看,从ChatGPT爆红到无数AI链、AI币、AI算力的崛起,这场狂欢不过是流动性的新容器。上一轮是DeFi的流动性挖矿,再前一轮是NFT的艺术梦想,这一轮换成了AI的算力幻觉。
早期的AI币靠概念暴涨,是因为市场上还有流动性,还有新鲜血。那时候你讲算力、讲推理引擎、讲模型分发,都会有人信。
现在AI币的白皮书写得越来越像论文,但代码仓库里连个commit都没有。
市场开始觉醒,聪明人越来越多,傻子越来越少。流动性开始被分层,只有顶层的玩家能接到最后一棒。
其实AI叙事和当年的L1、GameFi没区别——先造一个大愿景,然后靠时间消化估值。不同的是,这一轮的盘子更大,拉盘的力量更弱。
你去看看FET、TAO这些币,市值高得离谱,流通盘却比老山寨还薄。那些所谓机构入场,不过是换个壳的旧钱。
币圈的财富永远是内部循环的,根本没有“新经济”。
有趣的是,这些AI项目的持币者几乎全是老玩家——那群从NFT、RWA、模因一路打过来的幸存者。
他们不再信叙事,他们只信流动性。
流动性来了就P,走了就撤。
没人真的相信AI能改变世界,但大家都相信下一波接盘的人会比自己笨一点。
2017炒公链,2021炒DeFi,2023炒AI,2025又要炒RWA+AI+BTC L2……
每个时代的赢家看似不同,实际上是同一群人换了新剧本。
亏钱的永远是新观众,赚钱的永远是编剧。
你以为AI是未来,其实AI是周期。
周期结束,币还在,资金没了。
当叙事还在吹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换U。
当散户还在幻想未来的时候,他们只关心谁会成为最后的接盘者。
币圈从来不是关于技术的,它是关于欲望和流动性的艺术。
这才是真正的AI——Artificial Illusion,人造幻觉。
- 上一篇:中文meme热潮:从币安人生到索拉拉的全景解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相关话题
-
- 如何在币圈正确追求热点?稳健投资,预见热点,周期财富积累是关键!
- 财富层级真相:跨越阶级难如登天,A9仅是上流社会守门员
- Fetch.ai项目方再向DWF Labs转移500万FET,做市商策略引关注
- 币圈十大残酷真相
- 本轮牛市周期预期:BTC或冲至20万,关注公链、Meme、AI智能三大热点
- 以太坊暴涨背后的逻辑:新叙事与宏观周期下的财富效应
- 比特币市场财富转移:长期持有者获利抛售,新投资者需求强劲
- 2025年大牛市趋势:AI、DeFi、DePIN、DeSci引领新周期
- 加密市场新周期展望:BTC新高可期,AI主线引领,谨慎评估山寨与MEME币机会
- 量化与AI收割流动性,散户如何生存?认知升级是关键!
- MEME拉盘背后的真相:庄家收割与流动性之谜
- 币圈真相:1%的财富神话与自我认知偏差
-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