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神力挺DAO:正统币圈项目,警惕Official官方骗局

Ting2024-05-30 来源:加密信息网讯

内容提要:以太坊创办人Vitalik Buterin指出,在加密货币领域,DAO代表项目,而official则意味着骗局。他强调,官方团队通常不透明,而DAO则更开放,通过治理代币实现共同决策。然而,今年有多个项目方筹集资金后跑路,涉嫌骗局,损害投资者利益。Vitalik的对此表示讽刺,并呼吁更多项目采用DAO模式。

以太坊共同创办人 Vitalik Buterin 今日发文表示,在不同的文化圈中,相同词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其中 DAO 指的是「项目」,而 official 指的是「骗局」,令人玩味。

 

在加密货币协议的营运中,可以粗估为两种类型的团队:「官方团队」和以「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方式来发展。

官方团队通常由一群专业人员组成,共同努力开发产品、协议或生态系统。这些团队的规则和决策过程通常对普通用户或代币持有人来说是不透明的。

相对地,DAO 则是把权力下放给所有愿意付出努力,共同经营协议的任何人,目前较常见的是协议会发行官方治理代币,持有代币者都可以透过投票共同决定协议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这也是币圈普遍希望所有项目最后能够达成的目标。

V 神:DAO 意味者项目,而 official 则意味著骗局

在此背景下,以太坊共同创办人 Vitalik Buterin 今(30)日下午发文表示,在不同的文化圈中,相同的词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意:

在不同的文化圈中,相同的词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这是文化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

例如,在大多数欧洲语言中,“actual”意为“当前的”,“concurrency”意为“竞争”。

在加密货币领域,“DAO”指的是“项目”,“official”则意指“骗局”。

其中,V 神提到的「DAO 指的是“项目”,official 则意指“骗局”」,似乎是在讽刺当前的加密货币领域中,如果没有想要成为让社群加入的 DAO 自治组织,彼此协作、分享和决策,那就不该被称为「项目」。

反观某些协议,因为创办人或官方团队的私人因素,牺牲用户或代币持有者的权益,其行为与「骗局」无异。

今年多个项目跑路

今年以来,许多项目方在筹集资金后选择卷款逃跑,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本站整理了三个较近期的案例:

  • 今年 2 月有社群反馈, Layer2 网路 Blast 生态的 GambleFi 项目 RiskOnBlast 疑似已 Rug Pull ,其官网、推特均已无法显示。根据 Arkham 数据显示,RiskOnBlast 在募资期间共募得 420 枚 ETH(约 156 万美元)。
  • 今年 3 月,在社群平台 X 拥有数万人追踪的帐号  @VT_BNB,以「重铸 BSC 链上的荣光」为口号,在 BSC 链上推出迷因币 $Ents,吸引大量社群人员参与,最终成功募集到了 2 万枚 BNB 的资金(约 1185 万美元)。然而开盘后不久,不仅 Ents 价格暴跌,身为项目方的 @VT_BNB 也消失不见。
  • 今年 4 月,去中心化赌博平台 ZKasino,遭社群和荷兰当局指控是 Rug Pull 骗局,疑似卷走用户超过 10,500 枚 ETH(价值现超过 4,000 万美元)跑路,虽然官方在 29 日承诺会退还资产,但投资者只有 72 小时的时间申请退款,引起社群挞伐。
相关话题
相关资讯
您可能喜欢的标签
猜你喜欢

2JMTT.com Copyright ©加密头条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密头条,探索加密世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