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手教程 > 正文

韭菜自测指南:你是不是加密市场的“韭菜”?

深潮 Techflow2025-08-05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交易成本(手续费、滑点、资金费率等)才是散户亏损的主因,而非市场庄家。数据显示2024年币安和Tether共赚取近300亿美元,主要来自用户交易成本。文章对比了CEX(合约、期权、杠杆)和链上交易(MEV攻击、高滑点、Gas费)的各种隐性成本,强调永续合约资金费率和DEX交易尤其昂贵。建议投资者必须计算每笔操作的总成本,选择低损耗策略,避免成为被交易成本收割的韭菜。

您是否为韭菜?判断的关键指标是您的交易成本。本文深入探讨,指出高昂且常被忽视的交易成本,而非市场庄家,才是真正收割散户的元凶。本文源自黄世亮 所著文章,由深潮TechFlow整理、编译及撰稿。
(前情提要:机构资金疯买比特币!全球散户却「反应冷淡」? )

 

韭菜是被交易成本割的,而不是被庄家割的。

韭菜是币圈非常欢乐的一个词,好像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自称韭菜。抛开玩笑成分,我们真应该避免做个韭菜,不然的话,真被割了。

人贵自知,到底要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韭菜呢?这可能是一个好问题。我觉得有一个指标可以回答,就是自己的交易成本。

你使用的交易工具、交易产品和交易策略的交易成本越高,就越可能是韭菜。

我们做投资,名义收益往往来自行情的百分之几,而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手续费,滑点,资金费率,gas 费等等明明是确定是支出,却经常被我们忽视。这种确定性的成本,其实经常性地会大於潜在的名义收益。因为成本是一定要掏的,但收益是充满不确定的。

但凡不把这些确认性支出考虑在内的交易行为,都是韭菜行为。

巴菲特曾经在某次股东大会里说过一个假设案例,有一个巨富家族,或什么都不做,家业就会自然增长,但一旦他们请一个分析师、经纪人或者基金经理来打理他们的家产,这些家伙就会把你的家产分散投资,不停地交易这交易那,家族资产就变成了手续费慢慢地流走了。结果就是富了别人,自己亏钱。

老巴可能说的就是比尔盖兹,比尔盖兹就是请了一个理财团队,把他的微软股票给整丢了大多数。

学术界也有很多类似的研究,比如分析上交所几万个散户帐户为什么在牛市中亏钱,其实就是本金都变成手续费和印花税给了上交所和国家。

为了不作一个韭菜,任何操作交易之前都要问一句:这笔操作的总成本是多少?再问一句,有没有更低成本的操作策略?

币圈有各种花样的交易产品和交易策略。

我觉得交易成本排行第一的就是出入金,你懂的,这玩意成本巨高无比,不但交易手续费高,更要命的是这玩意风险很高,会被冻卡,还可能会被抓起来。

Tether 在 2024 年公布的利润高达 130 亿美元,我猜有一半以上是韭菜们贡献的出入金佣金(另一半是韭菜们贡献的美元抵押品赚的国债之类的利息)。所以啊,不要瞎折腾出入金。

常见的交易产品,有现货、永续合约、期权。交易方式有链上 DEX,有 CEX。各种显性的手续费都好理解,现货一般是千 1 到千 2,合约是万几,但这些都只是撮合手续费。

交易成本里,另一大块是隐性的。像永续合约的资金费率,就要看运气,期权的时间成本几乎是恐怖级别的。

大币种永续合约的资金费率普遍都在年化 10%,山寨币那得超过 30%,但这玩意有时还能赚钱,它是不确定的,可以确定的是,长期持有合约的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特别是山寨币。

如果你不是专业的资金费率套利者,而是试图以炒合约来代替炒现货,那妥妥的韭菜。

期权也一样,期权的交易和持有成本比永续合约高多了,不过我也不专业,我持有过几次少量的 ETH call 和 put,最后发现都亏光了。

币圈还有一些花活策略,交易所里常见的有网格交易,双币理财,跟单。

几乎所有 CEX 的这些花活策略,交易成本都巨高无比。

我曾经以为网格机器人是一个好产品,我多次用过,其实这就是 CEX 勾引用户掏手续费的玩意。

双币理财的我没认真搞过,但我老觉得它的成本肯定是巨高无比,不然不可能给出年化百分之百的收益,庄家绝对是稳赚不赔的。我问过 ChatGPT,它的本质是一种期权,我估计直接买期权的成本要更低。懒得去研究了。

CEX 还有大量的杠杆交易模式,但凡涉及到杠杆交易成本就更高了。因为利息支出太恐怖了,它和时间是朋友,你持有杠杆仓位就不是时间的朋友了。

我最服的就是那些巨额杠杆炒房的人,以欠银行钱为荣,欠的越多越自以为光荣。大大的服字。

Binance 在 2024 年公布的收入是 160 亿美元,还记得 2025 年初的大爆跌吗,大家都说就是币安将利润计提变现导致的。

Binance+Tether,两家在 2024 年累计近 300 亿美元的年度收入池,这正是韭菜们的交易成本,我们赚了多少不知道,反正它们是赚了近 300 亿。

链上交易产品及策略的成本就更复杂了。

最普通的在 DEX 里的现货 swap 交易,有各种奇怪的成本。

gas 费和交易手续费算是显性的了。

gas 费没得说,这玩意也不是一个定时,各种波动,这是在链上活动必然的代价。

swap 的交易手续费,也随资金池路由不同而不同,像 Uniswap 有 0.3% fee,也有 0.01% fee,在 Uniswap V4 开放了资金池自定义手续费后,甚至出现了池子收 99% fee 的莫名其妙池子。

除了显性的 gas 费和交易 fee,在 DEX 里交易更大的成本是隐性的。

最大的隐性成本是 MEV 三明治攻击,只要你的滑点设置的过高,你就完蛋了,要支付高滑点税。

正常的滑点,在交易小资金量池时,也是很恐怖的。特别是那些小币种,交 10% 的滑点成本是常见的。

抢 IDO 的策略,要交的滑点成本竟然是离谱,付 50% 都是常见。

最近两年最火爆的 pump.fun 的交易成本真是高的离谱,建池子要大家掏钱,交易有交易税,特别这些 meme 币基本上都是快进快出型,几分钟就要交易一次,0.5% 的交易费,刷几次本金就要没了。meme 币交易员,绝对是指数级摩擦交易员。

现在几乎所有的 swap 都搞了跨链 swap,这又带来了复杂的跨链手续费,要同时支付两笔矿工费,还要支付桥的过路费。

我曾经依赖 Layerzero 刷 unichain 和 ETH L1 的价格差搬砖,事后一算,Layerzero 才是赚了大头。

撸空投现在已经不是热点了,这个策略是交易成本巨大。撸空投是典型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策略。它是典型的项目方通过收用户的交易成本卖币的策略。

我感觉,链上的玩法比 CEX 更容易将用户当成是手续费矿机,链上的隐性成本要高于 CEX。

Uniswap 2024 年前端收费总收入是近 1 亿美元,而 swap 用户在 Uniswap 贡献的累计交易费在 2024 年总量是 12.7 亿美元。

Pump.fun 更猛,平台收入(就是 pump.fun 官方收走的)2024 年累计 3.13 亿美元,用户累计贡献了 7.38 亿美元的成本(看来一半是归了 pump.fun 官方,一半是归了 lp)。

看到了吧,DeFi 里的手续费收割机,可不是小数字,我们赚多少不知道,反正 DEX 平台 + LP token 是赚的真多。

请在投资具体的操作当中,一定要清晰记录自己的交易成本。我让 ChatGPT 列了一个表格估算,数据完全来自 AI 搜索和估算,仅供参考。

韭菜自测指南:你是不是加密市场的“韭菜”?

对照自己正在使用的产品或策略,看看交了多少税。

其实,韭菜是被交易成本割的,而不是被庄家割的。

相关话题
相关资讯
您可能喜欢的标签
猜你喜欢

2JMTT.com Copyright ©加密头条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密头条,探索加密世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