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比特币 > 正文

13万枚比特币被没收:神话破灭,监管时代来临!

北环胡车儿2025-10-16 来源:跨境百事通

内容提要:近日,美英执法机构联合查处柬埔寨太子集团董事长陈志主导的大型跨国电信诈骗网络,没收近13万枚比特币并实施制裁。该集团在柬运营多个电诈园区,利用强迫劳动并借比特币匿名性进行全球洗钱。此案凸显虚拟货币在犯罪中的洗钱工具角色,也标志着跨国执法首次对区块链+黑产展开合围,预示着虚拟资产难监管神话被打破,将推动全球金融监管协作与链上分析能力的升级。

13万枚比特币被没收:神话破灭,监管时代来临!

近日,美国司法部携手英国执法机构,联手查获柬埔寨太子集团及其董事长陈志主导的大型跨国电信诈骗网络,没收近13万枚比特币,案件规模与执法力度创下司法史新高。美国财政部将其网络定性为跨国犯罪组织(TCO),对146个关联目标实施大范围制裁;英方亦冻结其在英资产(含高价值伦敦房产等)。

13万枚比特币被没收:神话破灭,监管时代来临!

陈志为太子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集团业务涵盖房地产、金融与消费服务等板块,其为在柬埔寨崛起的商人,使用柬埔寨本地荣衔“Neak Oknha”,公开资料自称强调ESG与公益导向。其原籍中国福建,后入籍柬埔寨。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太子集团在柬埔寨境内至少开设了10个电诈园区,内部人员大多是被诱骗至此的外籍人士,他们在监工的高压管控下被迫从事电诈工作。报道称,仅集团旗下两个主要电诈中心,就配有1200多部手机及7万多个社交媒体账号。

13万枚比特币被没收:神话破灭,监管时代来临!

此次行动不仅揭示了“杀猪盘”等黑产如何结合强迫劳动与虚拟币全球洗钱,更直击数字时代金融安全的深层困境。不同于单纯通报数字和涉案企业,这一案件值得我们抽丝剥茧。

首先,大规模比特币的被查获,凸显了虚拟货币在犯罪集团中的“最佳洗钱工具”角色。比特币作为区块链网络的原生资产,本质上去中心化、匿名性强,同时全球流转无需传统金融机构审批——犯罪集团利用这一机制,大肆吸纳受害者资金后“园区”式分散,通过多层地址、跳转和转换创造资金流“迷宫”。技术上,区块链每一步交易可查,但主体身份却被无数假名和拼接钱包隐藏,使得追踪复杂又耗资源,这成了金融安全监管的最大死角之一。

13万枚比特币被没收:神话破灭,监管时代来临!

但虚拟币并非天生犯罪工具。更深层逻辑在于,传统金融受严格KYC(了解你的客户)、AML(反洗钱)体系保护,而虚拟币的技术信仰正挑战着全球金融主权与合规边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标准相差巨大,甚至国家本身可能因“避险港”“监管套利”而成为黑产的温床。柬埔寨太子集团的崛起并非孤例,类似“电诈园区”“产业链式园区”的全球布局,意味着跨国执法与金融监管合作的重大升级——美国与英国同步行动,正是历史首次对“区块链+黑产”进行合围式打击。

13万枚比特币被没收:神话破灭,监管时代来临!

被没收的比特币并非一笔冰冷资产。它们后续有可能被政府拍卖或用于受害者赔付,但过程涉及复杂的司法资产处置机制,并将影响市场流动性和参与者信心。加密资产若能进入主权执法流程,也预示着:

以往“无国界、难监管”的神话开始被打破。

未来,监管科技(Regtech)、跨境合规协作,以及链上分析能力都将在金融安全基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特币的技术本质与其在犯罪链条中的双重角色,正驱使世界监管体系变革。

相关话题
相关资讯
您可能喜欢的标签
猜你喜欢

2JMTT.com Copyright ©加密头条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密头条,探索加密世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