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数据解析:BTC周期性逐渐消失的背后原因
内容提要:比特币传统的四年价格周期正逐渐消失,这是由于减半效应减弱、市值增长及长期持有者增多所致。2021年的双顶结构表明单纯依赖历史规律已失效,链上数据显示筹码分布出现前所未有的巨变。未来分析需更注重逻辑演绎而非刻舟求剑,应结合如AVIV热力图等动态指标,以适应波动率降低和市场成熟化的新常态。
身负数位黄金之名的 BTC 仍然年轻,四年周期的消失则为必经之路。
(前情提要:以比特币 2021 年双顶结构为例:谈什么是「未来数据泄漏」)
👉 原文连结
Key Points:
🔺 BTC 的强周期性,不可避免的正在逐渐消失
🔺 2021 年的两次顶部:刻舟求剑派的全败
🔺 史上第一次:URPD 筹码结构的巨变
🔺 周期性消失后的分析方式 & 应对策略
必然消失的周期性
相信大多数的币圈人,对于 BTC 的强周期性都不陌生。
源自每四年产量减半的设计,BTC 的价格走势似乎也与之完美对应。
2013 年底、2017 年底、2021 年底,分别精准对应三次周期性顶部,
每四年一次的规律,使无数市场参与者将其奉为圭臬。
但,从科研的视角,单纯的刻舟求剑显然无法得出严谨的结论。随著产量减半的影响力逐次降低,市值的增长,目前已经不存在能够经得起科学考验、支持四年周期论的论点。
如果未来周期性消失,身为交易员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
最强大的群体:持有时间介于 1 年到 3 年的市场参与者
历史上,有一个群体,其行为总是能完美对应到 BTC 的牛熊周期,
这个群体就是「持有时间介于 1 年到 3 年」的市场参与者。
上图是「持有时间介于 1 年到 3 年的市场参与者」的占比,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 每当此占比见底之时,总是对应到价格的周期顶部
- 每当此占比见顶之时,总是对应到价格的周期底部
白话来说就是:
每当 BTC 价格见顶,他们也都刚好卖完了;而每当 BTC 价格见底,他们也都刚好积累了大量的筹码。
孰是因、孰是果,目前无法给出答案,但显然牛熊周期的出现,与他们脱不了关系。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每经过一轮周期,此占比的最低值正在逐年增大,
说明有愈来愈多的参与者选择长期持有 BTC;随著 BTC 逐渐走入世人的眼光,愿意持有 BTC 的人们也会更多,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未来此占比的底部值只会愈来愈大。
2021 年的两次顶部:刻舟求剑派的全败
先前,我曾撰写过几篇专门探讨 2021 年双顶的文章。
结合今天的主题,我将从另一个视角切入分析:

此图表是「Realized Profit(已实现利润)」,所谓 Realized Profit,是根据UTXO 链上记帐的原理,统计出每天有多少利润进行获利了结。
每当集中性、巨量的 Realized Profit 出现之时,说明有大量的低成本筹码进行抛售兑现,是为一大警讯。
从链上数据的视角,其实在 2021 年四月(第一顶)时,该轮周期就已结束;
但后续却因为种种因素,使 BTC 在 2021 年 11 月造出了第二个顶部。
如上图所示,在第二顶出现之时,同样伴随著巨量的 Realized Profit,那么问题来了:
「这巨量的 Realized Profit 从何而来?」
结合第一张图来看,当时持有时间在 1 年到 3 年的群体占比,其实已经在 2021 年四月就已见底,因此在第二顶出现的巨量 Realized Profit,只能是源自于「2021 年五月到七月」积累筹码的群体。
值得思考的点就在这里:
如果未来周期性逐渐消失,是否会出现更多这种「短暂筑底」后开启新一轮主升浪的状况?
如同我先前的文章所述,过往的顶部往往伴随两次大规模派发,本轮周期也确实在去年 12 月出现了第二次大规模派发。
但倘若随著未来波动性的递减,是否仅需一次便可完成属于 BTC 的新式牛熊周期转换?
值得深思。
史上第一次:URPD 筹码结构的巨变
接著,我们从筹码结构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将过往三轮周期顶部的 URPD 筹码结构图陈列如上图,
可以看到:本轮周期是迄今为止最特别的一次。
会这样说是因为:这是史上第一次,在二次大规模派发后,顶部区域堆积巨量筹码的周期。
据此,我们或许不得不承认:BTC 正在走出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
周期性消失后的分析方式 & 应对策略
倘若未来周期性,确实如预期不断弱化,那身为交易员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审视盘面呢?
先说结论:绝不刻舟求剑,以演绎法的逻辑进行分析。
在 BTC 年轻的生命周期中,样本数严重不足,已使无数刻舟派的理论,一个接著一个的被推翻。山寨季、新年必涨、减半后 n 天必涨 … 等,族繁不及备载,更不用提那些在 2021 年就被打趴的各种指标。
因此,为了克服样本数不足的问题,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的保证逻辑的存在。
在此举个例子:AVIV Heatmap。
AVIV,可视为优化版的 MVRV,在计算上针对活跃(而非完全不动)的筹码,且撇除了矿工部分的影响。
而 AVIV Heatmap,则是我个人设计的模型之一,利用 AVIV 存在均值回归的特性,根据其偏离度进行上色。
这种分析方式的好处在于,偏离度的计算考虑了「标准差」,
而标准差正是能直接反映 BTC 波动率的指标。
因此,随著波动率的递减,AVIV Heatmap 中定义极端值的标准也会随之放宽。
总结
简单做个总结:
- 随著市场的成熟,周期性的消失是必经之路
- 持有时间 1 年到 3 年的筹码,在过去主宰了牛熊周期
- 2021 年双顶的出现,宣告了刻舟求剑方法论的失败
- 筹码结构已然出现从未发生的巨变
- 身为交易员,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证逻辑性,以确保成果的可用性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