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币圈资讯 > 正文

KOL在币圈:毒药还是金钥匙?网红揭秘加密市场致富之道

PANews2024-05-18 来源:加密信息网讯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在加密领域中,KOL(关键意见领袖)具有特殊影响力,他们既可作为引流工具,也可能成为割韭菜的对象。KOL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具有独特的角色,他们通过推广专案获得估值折扣和更短的锁定期等优惠条件。然而,这种交易方式也引发了争议,因为资讯披露不充分可能给散户投资者带来潜在风险。虽然KOL轮融资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存在,但可能受到监管机构的审查。总的来说,KOL在加密领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但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KOL 在社群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既可作为引流的利器,又是割韭菜的强有力物件,在加密领域有著特殊的存在。本文源自 Bloomberg 所著文章,由 PANews 整理、编译及撰稿。

 

KOL,对于加密领域而言,无疑是非常特殊的存在。由于往往坐拥庞大的追随者,在影响力的作用下,他们通常既可作为引流的利器,但又是割韭菜的强有力物件。用不太恰当的比喻,KOL 们既可做裁判,又可做运动员。

但对于加密这个情绪与流动性占据重要地位的产业,相比机构更为接近第一线投资者的 KOL 们,在很大程度上利大于弊,毕竟发币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但流动性却是无价的。显然,专案方也嗅到了这股东风。

近月来,有关 KOL 与 VC 之间的讨论不绝于耳,由于 KOL 往往具有更短的解锁期与更低的估值折扣,但相比于 VC 不仅要真金白银大额投入且还要在销售、运营、技术方向共享资源,KOL 很多时候似乎仅仅是发几个推文的功夫就已结束了义务。

对此,部分 VC 怨声载道,就连散户们也认为 KOL 是牛市中更容易获得利益的存在。但事实是否是如此?

KOL 的优势

时间线回到 3 月,彼时的加密货币市场正蓬勃发展,比特币持续创下历史新高,数十亿美元源源不断的流入现货 ETF。而在其中,有一个特殊的投资者群体比其他大多数投资者更加欢呼雀跃。

在当时,新创公司 Monad Labs 完成了新一轮募资,包括 Paradigm 在内的风险投资人给出的估值高达 30 亿美元。依据加密货币的标准,Mona 已然是募资交易规模非常庞大的专案,但它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据知情人士称,一些被业内称为「KOL」的人获准仅以五分之一的 Paradigm 估值进行投资。

这些所谓的「KOL 轮」与美国监管机构近年来打击的名人行销颇为相似,随著数位资产从熊市中崛起,「KOL 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加密世界的一大奇景。相比于名人交易,其中获得优惠条件的投资者更可能是加密作者或者大 V,而非常见的行销物件运动员或其他明星。

根据对 KOL、企业家和法律专家的采访,作为推广加密货币专案的回报,KOL 通常会获得估值折扣和更短的锁定期等多种优惠条件。近月来,类似交易已成为争议的根源,反对者聚焦于资讯披露不充分和散户投资者面临的潜在风险。

几位了解此类交易的行业人士表示,至少存在一部分新创企业在融资时没有要求 KOL 披露专案关联关系,这显然违反了美国的相关规定。

当然,目前没有迹象表明 Monad Labs 的融资违反了任何美国证券法规。一位投资人称,公司没有对 KOL 提出任何明确要求,而执行长 Keone Hon 则拒绝评论对这类投资者给予了哪些锁定条款和披露规则。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 Paradigm 公司也拒绝发表评论,该公司运营著最大的加密风险投资基金之一。

KOL 与加密货币

Willkie Farr & Gallagher LLP 专门从事证券法业务的合伙人迈克尔·塞利格(Michael Selig)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回复:「在一轮融资中纳入 KOL 和有影响力的行业大 V,并寄希望这些人会推广专案代币,可能会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审查。」

KOL 轮融资之所以存在,部分原因就在于加密货币市场的独特性。在加密融资中,数位资产新创公司通常提供股权来筹集风险投资资金,而其他公司则通过出售发行代币或附属代币来筹集资金。专案的估值取决于售出代币的数量和价格,类似于股票销售,其中也有混合代币和股权的混合融资轮,如前文提到的 Monad Labs。

购买代币一般不会给投资者带来与股权融资相同的保护,但它确实提供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投资者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出售代币,而股权投资者往往要在首次公开募股等流动性事件发生之前被捆绑数年之久。

此外,KOL 在加密货币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也非常独特。多年来,随著从明星到运动员,再到自称专家的知名人士在网上不断推广专案,加密货币也因此孵化出一个山寨币产业。在 2017 年的首次代币发行热潮中,在推特上拥有大量粉丝,对于作者而言可能就是一张暴富的门票,具体操作就是提前以折扣获得热门代币,后币价拉升后兜售获得巨额收益。

「赚大钱」的诱惑

值得注意的是,要成为 KOL 投资者,并不一定需要太多的追随者。

加密货币平台 Eclipse Fi 的共同创办人西蒙·查德威克(Simon Chadwick)表示:「几乎任何人,只要有一定影响力或有社群,都可以成为 KOL。举个例子,这可能就是一个在 Twitter 上拥有 5000 名使用者、撰写研报的人。」 他指的是现在被称为 X 的社交媒体平台。

Eclipse Fi 的主要业务是协助专案在 Cosmos 区块链上发行代币。查德威克提到,为了让发币更具便捷性,公司组建了一个由 400 多名 KOL 投资者组成的网路,初创企业可以利用该网路。「快速回报的潜力极大,以至于部分 KOL 试图使用虚假的社交媒体帐户设立多个帐号,通过这种操作,他们可以在同一轮融资中多次投资。」

查德威克强调,参与这类交易的 KOL 可以获得 20% 至 50% 的折扣,以及较短的解锁期,简而言之,他们可以比其他投资者更早出售代币。

KOL 轮确实是造福密码。「有些 KOL 投资了数百轮,赚了很多钱」他表示。

作为监管方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一直在打击加密货币专案的 KOL 行销。2022 年 10 月,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同意支付 130 万美元,以结束监管机构对她的指控,即她推广数位代币时没有披露自己是受雇人,从而违反了美国的规定,尽管她并未对这些指控予以置评。四年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弗洛伊德·梅威瑟(Floyd Mayweather)处以罚款,原因同样是没有披露类似的加密货币行销计划。

加密风险投资基金 Electric Capital 的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艾米丽·梅耶斯(Emily Meyers)表示,鉴于美 SEC 对卡戴珊的起诉,以及去年的类似案件,她会提醒专案不要进行 KOL 轮融资,在去年的一起案件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包括林赛·罗韩(Lindsay Lohan)在内的八位名人未披露代币推广而获得报酬。

包括罗韩在内的六位被指控的名人在没有承认或否认美 SEC 指控的情况下达成了和解。目前,美 SEC 没有回应彭博社就 KOL 轮发表评论的请求。

拉升与抛售?

不管监管方面的影响如何,KOL 轮在加密货币领域无疑备受争议。

一位以化名为 CL 在 X 上发帖的加密 KOL 是早期投资团体 eGirl Capital 的成员,她承认,最近她持续收到加密货币专案的推销,希望其以 KOL 的身份进行投资。CL 的总部不在美国,由于这个话题的敏感性,她要求匿名,由於潜在的声誉风险,她们已经避开了这类交易。

在 X 上拥有近 20 万粉丝的 CL 表示,KOL 交易激增是「低市值代币吸筹拉升抛售的延伸,但具有更大的规模」。

Eclipse Fi 的查德威克说,在有大型风投支援的大型交易中,KOL 通常愿意接受更长的锁定期。但对此,他们会在交易中要求更高的折扣率。

Dealroom 公司战略主管奥拉·布朗(Orla Browne)则认为,由于有关 KOL 的投资细节往往难以透明,因此风险投资资料的统计并没有单独列出有关 KOL 轮融资的报告。

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往往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部分交易以书面合约的形式概述了 KOL 在推广方面应做的工作,而部分交易则是通过 Telegram 完成的。其中,有些是风险投资支援融资的一部分,有些则是更为早期的专案,即尚未成熟到足以吸引大型风投入驻。

虽然绝大多数 KOL 交易完全由代币构成,但也有部分交易将股权和尚未推出的数位货币认股权证相结合。

彭博社查看了一份 KOL 融资的书面合约,其中规定,以折扣价投资的 KOL 必须通过Podcast和 TikTok 视讯等形式推广专案。协议同时提到,KOL 在宣传专案时必须披露他们与专案的关联关系。

但很多专案并不会选择这么做。

0xJeff 表示:「这不是一项要求。」他是加密货币咨询公司 Steak Capital 的经营者,该公司将 KOL 管理列为服务之一。「这真的取决于 KOL 是否想让社群知道他们的投资关系,而且他们是否与该专案有关联。」OxJeff 与 CL 类似,要求匿名释出推文,不要使用真实姓名。

不安情绪在蔓延

Breed VC 创办人杰德·布雷德(Jed Breed)说,大型加密货币专案通常不会对 KOL 投资者提出明确要求。相反,发行人的目标是在加密货币 KOL 社群中建立起所谓的「秘密网路」。布雷德表示:「我从没见过一笔风险投资交易会这样进行,即如果你想获得这笔分配,你需要做 X、Y、Z 等等要求。」

当然,也有初创公司非常热门,并不需要向 KOL 提供优惠条件。

Humanity Protocol 正在建立一个区块链网路,利用掌纹来验证身份,该公司本月以 10 亿美元的估值从 Animoca Brands 等风险投资公司筹集了资金。KOL 们在 3 月份投入了约 150 万美元,但他们的投资条件「与一些风险投资公司相同」,而且每人的投资上限仅为 2.5 万美元,Humanity 创办人特伦斯·郭(Terence Kwok)透露道。

Parity Technologies 的产品工程师 Joshua Cheong 以 KOL 的身份参与了 Monad Labs 的融资,他表示公司并没有要求他在投资时宣传这个专案。他拒绝就估值和锁定期发表评论。

据 OxJeff 称,美国的 KOL 对 SEC 审查更为谨慎,因此他们在推广专案或代币时通常会选择披露自己与专案方的关系。

OxJeff 认为,但无论 KOL 所属地在何方,整个社群的不安情绪都已然开始蔓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链上侦探」ZachXBT——一个拥有近 60 万 X 粉丝的推特使用者,已经开始公开抨击与揭露 KOL 交易。

OxJeff 表示,「如果我表示 KOL 不用担心,那肯定是在撒谎,目前所有的 KOL 都很恐慌。尤其是目前,KOL 轮多不胜数,很多其实都不太顺利。」

相关话题
相关资讯
您可能喜欢的标签
猜你喜欢

2JMTT.com Copyright ©加密头条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密头条,探索加密世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