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币圈资讯 > 正文

币圈“10.11”大崩盘全景:192亿美元蒸发,164万人爆仓!

神恩2025-10-24 来源:淡人文学

内容提要:特朗普关税威胁引发恐慌,叠加加密市场内部长期积累的极高杠杆,导致10月11日比特币单日暴跌超13%,全网爆仓超190亿美元。暴跌暴露了中心化交易所宕机无法止损、稳定币脱锚、做市商流动性枯竭及ADL机制不公等结构性缺陷。此次崩盘警示加密市场仍具极高风险,投资者需严控杠杆、分散资产并完善黑天鹅预案,生存优先于追求暴利。

加密市场的杠杆狂欢终于以惨烈的方式告终,无数财富在24小时内灰飞烟灭

“我当时眼睁睁看着比特币从11.7万美元暴跌到10.2万美元,却根本无法止损,平台完全卡死了!”一名币圈老玩家在电话里几乎带着哭腔对我说。这只是10月11日加密货币大崩盘中164万爆仓者的一个缩影。

那一刻,整个市场仿佛回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的恐惧中。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真正引发这场史诗级暴跌的,是加密市场内部长期积累的巨大杠杆泡沫和脆弱基础设施。

币圈“10.11”大崩盘全景:192亿美元蒸发,164万人爆仓!

作为区块链行业老兵,我目睹过多次市场起伏,但这次崩盘暴露的问题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深刻、严重。Wintermute创始人Evgeny Gaevoy在事后的分享中道出了关键真相:“这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方面,系统中的杠杆确实更多;另一方面,市场也有了更多代币品类、更多永续合约产品。”

01 崩盘全貌

10月11日,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单日暴跌。比特币单日暴跌13.5%-17%,从历史高点12.625万美元闪崩至最低10.15万美元。

以太坊重挫20%-22%,最低触及3380美元。山寨币更是血流成河——瑞波币(XRP)、狗狗币等暴跌超30%,部分小币种在几分钟内近乎归零。

真正的惨烈体现在爆仓数据上:24小时内全网爆仓金额高达191亿-193亿美元,超过166万交易者被强制平仓,创下币圈单日去杠杆的最高纪录。最大单笔爆仓发生在Hyperliquid平台——一笔ETH合约爆仓额超过2亿美元。

爆仓者中90%为高杠杆多头,在10倍杠杆下,仅5%的价格波动就足以导致本金归零。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破碎的发财梦和血本无归的投资者。

02 三重风暴叠加

政策黑天鹅:特朗普关税威胁引爆恐慌

10月10日,特朗普突然宣布“11月起对华加征100%关税”,这一被市场称为“关税核弹”的声明,骤然升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引发风险资产全面抛售。

作为高波动性代表的风险资产,加密货币首当其冲。政策公布后,比特币在10分钟内暴跌8000美元,迅速触发了第一波强平潮。

市场担忧美国政策会加剧通胀压力,叠加美国政府停摆持续17天,关键经济数据推迟发布,不确定性激增成为压垮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市场结构性缺陷:高杠杆与流动性陷阱

本次暴跌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内部早已积累了极高的杠杆风险。在暴跌前,比特币价格连创新高,市场情绪极度乐观,合约持仓量和资金费率长期处于历史高位。

数据显示,暴跌前加密货币衍生品未平仓合约达到300亿美元峰值,50倍杠杆几乎普及化。这种高杠杆环境埋下了“死亡螺旋”的祸根——价格下跌触发爆仓,爆仓引发抛售,抛售进一步加速价格下跌。

稳定币脱锚加剧了恐慌。合成稳定币USDe一度暴跌38%至0.62美元,导致质押借贷连环清算。交易所宕机(如币安)致用户无法止损,进一步放大了损失。

巨鲸操纵与内幕交易嫌疑

链上数据发现了可疑痕迹:暴跌前有1.2万枚BTC(约14亿美元)转入币安,疑似“砸盘预备”。更令人震惊的是,Hyperliquid某账户在政策发布前精准做空ETH,获利1.92亿美元

特朗普之子巴伦被曝提前建仓空单,在暴跌后获利8000万美元。这些可疑交易引发了对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质疑。

03 DeFi的致命软肋

Wintermute创始人Gaevoy指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当市场出现极端下跌时,各种交易路径往往会卡死。对于做市商来说,这尤其麻烦。比如你在Binance买入,在Coinbase卖出,结果发现你在Coinable上的稳定币越来越多,在币安上却接了一手代币——但此时两边的提现都被堵死,根本无法转移资产。”

这就是10.11崩盘期间DeFi市场出现的严重库存不足问题。做市商无法在多家交易所之间有效调仓,导致流动性进一步枯竭

Gaevoy进一步解释:“当人们说‘做市商退出市场、不愿提供流动性’时,更多时候并不是‘不愿意’,而是‘根本做不到’——既无法在此处报价,也无法在彼处挂单,因为资产根本动不了。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中心化交易所(CEX),DeFi也未能幸免。”

做市商在极端行情下不仅难以提供流动性,甚至自身也沦为受害者。许多做市商的风控系统触发断路器,被迫暂停DeFi交易,进一步加剧市场流动性危机。

04 ADL:隐形杀手

本次崩盘中,ADL(自动减仓机制)成为许多投资者甚至机构交易者的“隐形杀手”。

ADL是交易所的“最后防线”机制。当市场出现极端波动,大规模爆仓导致保险基金不足以覆盖损失时,交易所会启动ADL机制,强制平仓部分盈利仓位来弥补穿仓损失。

Wintermute的Gaevoy揭示了ADL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ADL的执行价格是怎么制定的?这次不少机构的仓位都以极其离谱的价格被动平仓。以我们为例,有的ADL价格完全不合逻辑,市场价在1美元,而我们的空单则被系统以5美元的价格强制平仓。”

更令人担忧的是,ADL的执行缺乏透明度。Gaevoy质疑:“存不存在‘免ADL’特权?”他怀疑某些大型机构可能享有特殊保护,而普通投资者则只能承受不公平的平仓价格。

币安、Bybit、BitMEX、Aevo等主要交易所在10.11崩盘中均触发了ADL机制,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混乱。

05 血的教训

高杠杆是自杀式武器

此次爆仓者中,90%为高杠杆多头。在10倍杠杆下,5%的价格波动就足以导致本金全数蒸发。部分投资者甚至通过循环贷将杠杆放大至50倍,最终在行情闪崩时瞬间清零。

乌克兰知名交易员Galish疑因爆仓3000万美元而自杀的悲剧,再次验证了巴菲特的名言——“毁掉一个人的三样东西:杠杆、美酒与美人”。

交易所技术缺陷致命

币安等交易所在极端行情下出现严重技术故障,交易页面加载失败、API接口中断,用户无法及时平仓。一名用户控诉“想割肉都点不动”,最终损失高达1200万美元

币安的喂价系统仍沿用2019年老旧架构,无法承载12万笔/秒的峰值交易量,导致API接口全面中断、合约市场无法平仓。

“避险资产”叙事破产

比特币在此次暴跌中与传统风险资产同步下跌,而黄金却逆势暴涨突破4380美元/盎司,彻底打破了比特币“数字黄金”的叙事。

这表明加密市场仍是最脆弱的高风险资产类别,在全球性黑天鹅事件面前,其避险属性仍显不足。

面对依然波动剧烈的加密市场,投资者需牢记以下生存法则:

严控杠杆:避免使用20倍以上杠杆,加密货币仓位不应超过总投资组合的10%。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爆仓风险。

分散配置:合理搭配黄金、国债等传统避险资产,实现对冲风险。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分散存储:不将超过50%资金放在单一交易所,掌握1-2个去中心化交易所操作技能。使用冷钱包存储大额资产。

黑天鹅预案:压力测试至-50%波动,对新入金平台进行小额测试极端行情下的交易流畅度。对曾有宕机前科的平台需坚决规避。

远离高收益陷阱:超过15%的年化收益需警惕庞氏风险,可持续性比收益率数字更重要。USDe承诺的50% APY最终以脱锚收场,就是典型案例。

市场将面临更深层次的重塑。流动性将进一步向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资产集中,山寨币的生存环境将更加艰难。监管缺失、杠杆过度和技术基础设施薄弱,这三座大山不会因一次暴跌而消失。

此次崩盘警示我们,加密市场尚未脱离高风险属性,其与全球宏观政治的联动日益紧密。投资者应深刻理解杠杆的双刃剑效应,敬畏市场,做好风险管控——活得久远比赚得快更重要

相关话题
相关资讯
您可能喜欢的标签
猜你喜欢

2JMTT.com Copyright ©加密头条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密头条,探索加密世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