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崩盘后反思:我为何仍无法摆脱加密游戏?
内容提要:本文作者回顾了在加密货币领域的专注投入,并分析了10.11市场暴跌的影响。他凭借低杠杆和现货持仓得以幸存,指出此次暴跌主要冲击了高杠杆交易者,而现货持有者损失相对可控。他认为未来市场将由谨慎的长期投资者主导,并强调成功源于对行业本身的热爱与持续深耕,而非短期暴利。作者表示将继续使用杠杆,但会更注重风险管理和叙事驱动策略。
我最近常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 —— 过去四年,我几乎全身心投入加密货币领域,而且这里的「全身心」绝非夸张:我几乎没有其他消遣,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直接或间接围绕加密货币展开:研究交易、测试新协议、与人交流、在 X 平台发布内容、阅读他人观点、浏览行业通讯,以及看播客文稿(我更偏爱文字形式,因为阅读速度比看视频或听音频快 5 倍)。
我真心热爱努力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有些痴迷。这并不意味着我只有加密货币这一个兴趣,但目前它确实是我的核心焦点。或许未来某天我会感到厌倦,之后可能会用数周或数月时间思考人生方向,最终找到新的目标。但回望过去,我对数字与投机的痴迷确实显而易见。
「10.11」的崩盘令人心惊,但我几乎毫发无损。周末期间,我在 Lighter 平台采用了 delta 中性策略,空头头寸并未像在 Hyperliquid 等平台那样被自动平仓;而多头头寸方面,我仅持有现货资产。当时我在 Bybit 平台没有开设任何永续合约头寸,且在崩盘前一天,我关闭了一笔规模不小的 DOGE/BTC 配对交易 —— 初衷只是想安心过个周末,现在想来,若当时未关闭这笔交易,我恐怕早已损失惨重。所以这次能幸存,确实有几分运气成分。
我日常通常使用 2-3 倍的低杠杆,目的是减少在中心化交易所(CEX)或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所需的保证金。但此次崩盘仍让我感到震惊:山寨币平均跌幅达 62%,部分币种甚至暴跌 85%-99%—— 这意味着所有做多的杠杆交易者都已「爆仓」。过去几年,许多激进的交易者(圈内称「 degens 」)涌入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先是在 Solana 领域「厮杀」,随后又涉足永续合约。如今,杠杆交易已成为行业常态,我自己也每天都在使用杠杆。或许有人会指责这些交易者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但在我看来,2-3 倍杠杆其实已相当保守。而且说实话,我认为人们不会因为这次崩盘就放弃杠杆 —— 不出 1-2 周,那些激进交易者就会重返市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试想一下,面对平均 63% 的山寨币跌幅(而且这还只是平均值,多数币种跌幅远高于此),你该如何对冲风险?这实在太疯狂了。
那么,经历这场崩盘后,谁还会留在这个周期中继续「战斗」?
答案是那些「固执且谨慎」的人:他们主要持有现货资产,对新币种或新项目会观察许久才敢入手。他们不会盲目跟风「梭哈」,因此通常无法获得超高收益,但与此同时,他们的投资组合能实现逐年稳定复利增长。
受冲击最严重的是永续合约交易者;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许多「山寨币死忠」(如 Solana 领域的交易者)反而处境相对较好 —— 因为他们大多进行无杠杆交易。当然,其中也有部分人涉足了永续合约市场,若真是如此,他们大概率已损失惨重。但多数人仍坚守「现货阵地」,即便亏损,也不至于血本无归。
对于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Perp DEX)而言,此次崩盘的影响值得关注:Hyperliquid 平台的空头头寸被自动平仓,使其平台代币 HLP 实现盈利;而 Lighter 平台的空头头寸未被平仓,导致其平台代币 LLP 出现亏损。目前无人能预测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未来,但此次「10.11」的「压力测试」为行业留下了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待改进的方向。例如,HYPE 代币的回购模式是否需要调整?100% 回购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我会停止使用杠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清楚自己需对所有交易与决策负责,风险永远存在 —— 若没有风险,那也就意味着没有收益可言。
对于 DeFi 领域,我预计未来会出现头寸平仓潮。尽管 DeFi 在此次「10.11」崩盘中表现亮眼,但市场恐慌情绪已蔓延,许多人可能更倾向于将资产存放在自己的钱包中,而非委托给第三方。幸运的是,USDe 在此次事件中表现稳定。在我看来,Ethena 堪称 DeFi 领域的「支柱」—— 它支撑着整个 DeFi 生态,若 Ethena 出现问题,将引发连锁反应(例如,Pendle 70% 的总锁仓价值(TVL)都依赖 Ethena)。
展望未来,我一直在思考哪些山寨币值得入手。目前我更倾向于 MNT,以及那些长期存在的「老牌代币」。此外,我认为未来「山寨币投机热潮」会有所降温,因此 PUMP 与 Fartcoin 不会成为我的主要投资标的。目前我主要持有稳定币,且计划采用「纯新闻 / 叙事驱动」的交易模式 —— 这种模式或许无法带来最高收益,但至少能在短期内很好地保护我的账户资金。
最后,我想说:
多数人无法实现自己梦想中的财富目标,因为他们不具备成功者的特质。
你面对的竞争对手是那些「为这个领域而生」的人:他们不会计较工作时长,遭遇困境时也不会退缩。顺境时他们不会懈怠,逆境时他们不会放弃 —— 这一切早已成为他们的生活节奏。
财富或许是他们的表面目标,但真正驱动他们的是「追逐的过程」「成长的喜悦」「技能的打磨」,以及在无人关注时对专业能力的默默提升。
他们不会痴迷于「终点」,而是深深热爱「沿途的风景」。
正因如此,当他人选择倦怠或退出时,他们仍能持续「获胜」—— 并非因为他们「必须获胜」,而是因为他们无法想象离开这个自己热爱的「游戏」。
- 上一篇:预测市场思维:当概率战胜恐惧,真正自由将来临!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相关话题
-
- 美国加征关税引发Web3山寨崩盘,加密市场再迎挑战
- 市场崩盘散户慌抛,此时割肉是否明智?加密资产或存机会
- 加密市场崩盘:黑客盗币、大佬乱搞致信任危机,市场洗牌中孕育新机遇
- Pepe加密币交易骤减价格崩盘:未来走势扑朔迷离
- 加密货币市场:人们为何认为一切已结束及市场走向剖析
- 加密市场流动性困境与价值共识缺失的反思
- 比特币为何被誉为最安全加密货币?六大安全特性深度解析
- 加密市场大崩盘:BTC、ETH、SOL领跌,市场情绪跌至冰点
- 加密市场崩盘:8亿美元清算与日经指数暴跌7%
- 特朗普言论影响加密市场:为何如此脆弱?
- 加密市场反思:去中心化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 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剧烈:巨额财富与无法出售的困境
- 相关资讯
-
加密市场揭秘:为何大多数人无法战胜比特币?
分析: 香港加密 ETF 初始规模和交易额为何出现极大不匹配?
香港加密现货ETF上线一周,为何两家本土资管方却去买美版ETF?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发文:反思比特币区块大小之战!特朗普坐拥1400万美元加密资产?AI音乐市场测试火热进行中!Robert李区块链日记2149
Bankless解析:人工智能为何需要汲取加密货币的价值观?
珍稀揭秘:三箭资本Su Zhu的崛起、LUNA崩盘后的反思、迷因币OX.FUN前景及散户千倍币策略
英国工党胜选,加密货币行业为何欢欣鼓舞?
美国证监会为何执着监管加密行业?
美国SEC为何7年执着于加密产业?
市场崩盘与加密货币行情分析:衰退警报与美股抛售潮
- 猜你喜欢
-
九神《囤比特币》系列5:囤比特币:冲动、孤独、无聊与矛盾
你的加密股票值多少?NAV净资产价值,一看就懂!
虚拟货币骗局:1亿美元被盗,揭秘暴富神话下的惊人陷阱
美国《天才法案》:稳定币市场巨变,中国投资者如何布局?
SOL链机器人交易:每日200美金躺赚秘籍大公开!
年化79倍!奥拉丁算法神盘稳定运行365天,Origin造富神话持续引爆币圈!
超越币安Alpha!Backpack隐藏13%套利神器,零风险积分玩法大揭秘
Circle创始人震撼预言:稳定币将吞噬10%全球货币!区块链革命这才刚开始
2025最全Web3钱包指南:一键掌控BTC/USDT等千种加密资产
Circle招股说明书深度解析:USDC稳定币市场格局、财务数据及IPO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