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密广场 > 老马炒币日记的观点

马云联合创立的云锋金融4400万美元买1万枚ETH,还将续购BTC/SOL,押注Web3与RWA,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布局加密

老马炒币日记
@MP-7745
2025-09-16
先把事儿说清楚:云锋金融不是小公司,是马云和虞锋联合创立的香港上市金融科技集团。最近它发公告,用 4400 万美元自有现金在公开市场买了 1 万枚以太坊(ETH),单枚成本约 4400 美元,这些 ETH 已经算进公司投资资产里了。更关键的是,这只是开始 —— 后续还要继续买比特币、SOL 这些主流币,目标很明确:搭一个 “多元化数字资产储备组合”。
为啥偏要这么干?绝不是钱多烧的,而是算准了三步棋:
第一,优化资产结构。现在传统法币资产波动也不小,云锋是想少依赖单一法币,把 “数字黄金”(比特币)、“价值互联网基建”(以太坊)这类资产加进来,平衡长期风险和收益;
第二,押注 Web3 和 RWA 赛道。现在房产、债券这些传统资产都在往链上搬(就是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而以太坊的智能合约、生态承载力,刚好是 RWA 落地的核心支撑,提前囤 ETH,就是占住这个赛道的底层资源;
第三,踩准香港监管节奏。今年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还在推 “虚拟资产枢纽” 战略,合规框架越来越清,机构入场不用再 “摸黑走”,这才敢放手布局。
这波操作的影响,比你想的更重要。别觉得 1 万枚 ETH 不多 —— 这是传统金融机构用 “真金白银” 给加密资产投的关键一票。之前贝莱德、富达这些华尔街巨头,早就盯着比特币 ETF 猛布局;现在云锋作为香港上市公司带头买以太坊,说明机构对加密资产的认可,已经从 “比特币 = 数字黄金”,延伸到 “以太坊 = 生产性价值资产”。毕竟以太坊有 DeFi、NFT、智能合约这些立体生态,机构真正看中的,是它当 “价值互联网基建” 的长期潜力。
市场反应也挺有意思:公告一出来,云锋股价开盘涨了 10%,但收盘反倒跌了 8.17%,成交量飙到 5371 万港元。这明摆着是分歧 —— 有人觉得 “转型 Web3 有戏”,赶紧进场;也有人怕 “光买币不落地”,先观望再说。但长期看,等香港 RWA 平台上线,云锋手里的 ETH 很可能当链上业务的抵押品,比如做保险保单上链、跨境合规结算,所以这波根本不是 “炒币”,是 “传统金融 + Web3” 的战略转型。
风险也得跟大家说透,别只看好处:
一是价格波动风险,ETH 涨涨跌跌很正常,要是跌狠了,会直接影响云锋的财报收益,甚至拖累股价;
二是监管风险,要是后续香港或全球监管收紧,云锋想多买数字资产都可能受限制;
三是落地风险,从 “囤币” 到 “做业务”,中间还得跨技术对接、资产托管、合规审核这些坎儿,不是光有钱就能成。
但老马得说,马云和云锋这步是 “卡位”—— 提前占住 Web3 和 RWA 的先手。要知道,全球 RWA 市场规模有 16 万亿美元,一旦这些资产都搬上链,以太坊作为底层平台的价值,远不是现在这个价位能比的。
最后跟普通投资者说句实在的:云锋这波不是短期投机,是传统金融向数字金融转型的 “试水”。机构入场是好事,更多资金进来,市场流动性会更稳,但你千万别跟风乱买 —— 加密资产还是高风险品类,哪怕机构买了,也不代表你能随便赚。跟着趋势走没问题,但 “细水长流” 才是币圈生存的硬道理:在这个圈子里,能活下来,比一时赚快钱重要多了,对吧?
我是老马,10 年币圈摸爬滚打过来的 —— 短线博弈讲真章,中长线布局有章法。既能帮你抓最优交易时机,也能靠一手消息赋能你的投资决策。币圈投资,选对方向、找对节奏才是关键,这里就有你需要的专业视角。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山寨季将至?
相关资讯
您可能喜欢的标签
随便看看

2JMTT.com Copyright ©加密头条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密头条,探索加密世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