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貔貅盘骗局:币圈陷阱,代币只进不出!

币圈小林子2024-07-05

内容提要:本视频揭示了加密货币市场中“貔貅盘”骗局,即骗子发行加密货币并设置智能合约陷阱,使投资者只能买入而无法卖出,最终资产归零。骗局通过添加后撤销流动性实现,投资者需警惕未在主流交易所上架的代币,并使用智能合约检测工具防范风险。加密货币投资需谨慎,应进行充分调查和风险评估。

视频加载中...

揭秘貔貅盘骗局:加密货币投资需谨慎

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存在一种被称为“貔貅盘”的骗局。这种骗局通过发行一种看似普通的加密货币,实则设置陷阱,使投资者只能买入而无法卖出,最终导致资产归零。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演示,揭示这种骗局的运作方式和背后的代码逻辑。

貔貅盘的运作机制

骗局的第一步是骗子发行一种加密货币,并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上添加流动性。投资者使用USDT购买这些代币,但随后发现无法将其卖出。当骗子撤销流动性后,投资者手中的代币变得一文不值,而所有的USDT则流入骗子的钱包。

智能合约的编写与验证

骗局的核心在于智能合约的编写。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者发行了一种名为“貔貅代币”的加密货币,并在polygon网络上部署智能合约。为了增加可信度,演示者将智能合约开源,并通过APKkiss插件进行验证。

流动性的添加与撤销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上,演示者添加了流动性,存入了一定数量的matty(代币)和貔貅代币。这一步骤使得代币看似具有交易价值。然而,当演示者尝试撤销流动性时,可以看到骗子通过这一操作将投资者的资产变现。

买卖操作的演示

演示者首先用自己的钱包地址进行买卖操作,这是发行代币的地址,因此可以正常买卖。然后,切换到另一个钱包地址,尝试卖出貔貅代币,这时智能合约的限制生效,导致卖出操作失败。这一设计确保了只有骗子能够卖出代币,而普通投资者只能买入。

智能合约的代码分析

智能合约中定义了一个owner属性,用于标识合约的发布者。关键的交易功能被限制,只有合约的发布者才能执行卖出操作。其他地址尝试卖出时,会收到错误提示,阻止交易。

防范措施

为了避免落入此类骗局,投资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对于未在主流交易所上架的代币,保持警惕,避免购买。
  2. 使用智能合约检测工具,扫描代币的源码,检查是否存在问题。

结语

加密货币投资充满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行事。通过了解貔貅盘等骗局的运作机制,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资产安全。在投资前,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风险评估。

相关话题
相关资讯
您可能喜欢的标签
猜你喜欢

2JMTT.com Copyright ©加密头条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密头条,探索加密世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