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加密三箭:比特币ETF+韩元稳定币+监管松绑震撼全球
内容提要:韩国新总统李在明以49.2%得票率胜选,标志着该国加密政策将迎来重大转向。作为加密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他承诺推动虚拟资产现货ETF合法化、允许国民养老基金投资加密资产,并建立韩元稳定币体系以减少资本外流。这些政策旨在将加密市场从投机工具转变为国家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尽管反对派以Terra/Luna事件为由质疑其稳定性,李在明团队强调应通过全额抵押等合规模式发展稳定币。随着韩国加密交易量突破100万亿韩元,政府推迟征税并加强监管,预示着加密行业将进入由国家主导的制度化发展阶段。
韩国,这个繁荣的加密市场,选择了一位将推动韩元稳定币和加密 ETF 的总统李在明。
作为共同民主党的核心成员,李在明曾在 2022 年总统选举中惜败于尹锡悦。当时,他就将加密货币政策作为重要政见,试图吸引年轻人和散户投资者的支持。然而,接连两次竞选失利,一度让他被贴上「永远的候选人」的标签。
直到那一天。2024 年 12 月,韩国政坛风云突变。时任总统尹锡悦因试图颁布戒严令引发宪政危机,在舆论与国会的双重压力下被迅速弹劾。这场危机不仅让总统宝座提前两年空缺,更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意外地为李在明,这位屡败屡战的政治人物创造了上位契机。
但当权力架构崩塌、国会陷入动荡之际,李在明迅速抓住了机遇。他召集议员进入国会大厅,发起直播,在民众的托举之下翻墙进入国会。
那一天开始,李在明就成为了韩国人心中更合适的总统人选。「我必须尽快让尽可能多的国民了解这一情况。」他在直播中呼吁民众亲眼见证国会推翻戒严令的过程。
最终,在昨天晚上公布的总统补选中,李在明以 49.2% 的得票率领先对手金文洙(36.8%),成功当选韩国 21 届总统。对于他的支持者而言,这是一次「无论如何都要赢」的胜利,是三次参选后的正名之战。
而对韩国加密行业来说,李在明的胜利意义可能更为深远: 他不仅是政坛赢家,更是加密政策最坚定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当选,标志着韩国数字资产监管即将迎来一次根本性的制度转向。
李在明对韩国加密的承诺
早在就任前,李在明就在竞选期间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数字资产政策主张。
他将虚拟资产定位为国家金融改革的关键一环,并首次将其纳入总统级别的承诺体系。其目标是通过顶层制度设计,重塑加密市场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李在明对「韩国机密行业」的承诺,核心内容包括:
1、推动虚拟资产现货 ETF 合法化;
2、引导规模庞大的韩国国民养老基金(约 8840 亿美元)配置加密资产;
3、构建以韩元为锚定的稳定币体系,以此作为防止资本外流、强化本币金融主权的战略工具。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他对韩元稳定币的执着主张。在 YouTube 直播中,李在明公开表示:「为了防止国家财富外流,需要建立以韩元为基础的稳定货币市场。」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他对数字资产国际竞争格局的敏锐洞察,也直接回应了监管层对 Tether(USDT)和 USD Coin(USDC)等美元稳定币在韩国境内交易中占比日益攀升的担忧。
据韩国央行数据,仅 2025 年第一季度,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交易额已高达 57 万亿韩元,占稳定币总交易量的一半以上。
为实现这些目标,李在明计划「由政府主导整顿市场、降低手续费、建立综合监管系统」,并推动成立专门的「数字资产监管局」。其核心思路是:通过官方主导,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更安全的交易环境,推动加密资产从「投机工具」向「资产配置选项」转变。
这并非李在明首次在数字金融领域发声。早在 2021 年,他就主张推迟原定于 2022 年开征的虚拟资产所得税,强调「监管先行,征税在后」。他还提议将征税门槛从 250 万韩元大幅提升至与股票投资持平的 5000 万韩元,并允许亏损抵扣,以减轻散户负担、提升政策公平性。
如今,这套以 ETF、稳定币、监管体制为核心的政策路线图,已不再是竞选口号,正随着李在明的执政逐步转化为具体提案。对于韩国加密行业而言,这或许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金融体系的边缘走向制度核心。
一朝 Luna 崩,十年怕算稳?
然而,李在明大力推动韩元稳定币的计划并非没有争议。
就在他提出构建本土韩元稳定币市场的主张后不久,新改革党总统候选人李准锡便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猛烈抨击。他写道:「李在明候选人的经济观总是危险且充满实验性。他轻率地抛出未经实践检验的想法,显然不了解市场,只是在重复空洞的口号。」
李准锡特别提及了曾震惊全球的 Terra/Luna 事件——一个声称与韩元挂钩,却依靠算法维持价格的「稳定币」项目。该项目崩盘导致数十万投资者血本无归,使「稳定币」一词在韩国公众心中蒙上巨大阴影,也成为保守阵营攻击李在明政策的主要突破口。李准锡指责李在明的主张是在「重蹈覆辙」,是「用国家信用为虚幻结构背书」。
对此,民主党阵营迅速反击。前议员金炳旭公开表示:「仅凭 Terra 和 Luna 事件就全盘否定韩元稳定币,显然与国际监管趋势背道而驰。」他解释道:「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监管机构已明确将『算法稳定币』(如 Terra/Luna)排除在合规稳定币范畴之外,认为其波动性过高,难以成为可靠的储值手段。」
金炳旭强调,真正的合规稳定币应采用「1:1 全额抵押」模式,即用现金或短期国债等安全资产足额担保,实时披露储备金状况并承担即时赎回义务。他指出,当前主流的 Tether(USDT)等即属此类。相比之下,李准锡对所有稳定币「一刀切」的否定态度,暴露了其对全球加密监管框架理解的偏差。
另一名民主党议员闵炳德的回应则更具讽刺意味:「如果因为一台复印机坏了就要淘汰整个印刷术,那未免太可笑了。」他将稳定币比作金融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强调应通过制度化监管来规范其发展,而非因个别失败案例就全面封杀。
韩国加密生态步入「国家化」新周期
在李在明胜选的背景下,韩国加密行业正悄然进入一个政策驱动型的新周期。
与以往草莽生长、平台各自为战的时期不同,如今的市场更像是一盘围绕「制度红利」重新洗牌的博弈。
韩国本就是全球最活跃的加密货币市场之一。据韩国金融情报院(FIU)统计,截至 2024 年底,完成实名认证的加密投资者已达 970 万,同比增长 25%。尤为值得注意的是,30 至 50 岁年龄段的投资者增长显著,在持币价值超过 1 亿韩元的高净值群体中,40 岁以上人群占比高达约 78%。这一结构变化表明,加密资产正逐渐摆脱「年轻人投机工具」的刻板印象,成为中产及以上阶层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同时,2025 年韩国加密交易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总交易市值突破 100 万亿韩元,甚至一度超越本国股市的交易量。这轮增长既受国内政策宽松预期的刺激,也与全球政经局势相关。特别是在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引发美元资产避险情绪的背景下,韩国本地投资者大量涌入以韩元计价的虚拟资产市场,形成了一股区域性资金回流潮。
面对市场的活跃,监管也在逐步跟进。政府已宣布将原定于 2025 年实施的虚拟资产转让所得税推迟至 2027 年,理由是「技术落地尚不成熟」及「投资者保护制度仍不完备」。这一举措有效安抚了市场情绪,也为李在明推动的新监管框架争取了缓冲时间。
但推迟征税并不等于放松监管。2024 年出台的《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VAUPA)已正式生效,对交易平台提出了更严苛的合规要求,包括资产托管机制、内幕交易防控、用户资产分离管理等核心内容。政府的意图明确:通过更健全的制度设计,防止 Terra/Luna 式的信任危机重演,为加密市场的「正规化」奠定基础。
这一系列政策信号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 韩国政府正致力于将加密资产纳入国家金融治理体系,推动市场从自由放任向「国家化」的制度嵌入转型。这正是李在明所描绘的愿景——一个由政府引导、规则保障、创新驱动的数字资产市场。
未来的韩国,加密政策或许不会一帆风顺。稳定币的争议、税务的落地、国际监管的协调,这些问题仍然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李在明执政的周期内,加密货币不再是避谈的灰色地带,而是被写入总统承诺的国家战略。韩国的加密行业,终于等来了一个制度化的起点。
- 相关话题
-
- 韩国新总统力推加密政策!韩元稳定币+ETF要来,加密市场或迎新风口
- 韩国总统力推加密新政:养老基金入场+稳定币计划,能否改写加密格局?
- 鲍威尔力挺加密监管,比特币以太坊行情上涨,后续做多为主
- 多因素推动加密市场:渣打银行看涨比特币,监管环境或迎新变化
- 川普政府积极推进加密货币监管,探索建立比特币储备
- 韩国6月加密监管升级:洗钱防控加码,合规时代来临
- 2025全球加密监管分水岭:稳定币与山寨币的冰火两重天规则
- 加密市场:比特币季中,山寨季临近与否?宏观与监管下的市场走向
- ‘48万哥’传奇:比特币投资的坚持与遗憾,加密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 美国拟推比特币战略储备计划,或引发全球加密市场巨变
- 9月挑战加密市场:比特币需求减弱,等待企稳信号
- 加密牛熊周期的演变:这次山寨币还能跟随比特币吗?
- 相关资讯
-
韩国新总统李在明押注加密革命:韩元稳定币+比特币ETF新政震撼全球市场
特朗普推动 CFTC 监管加密市场:比特币与以太坊面临新规挑战
特朗普签署加密行政令:促进Web3发展,央行被排除在稳定币监管外
比特币蓄势待发,Meme币普遍上涨;中国加密监管再加强,币安Renzo上线,X支付获25州执照,英伟达进军越南市场
特朗普与拜登角逐比特币支持,美国加密监管或将迎来巨变
12小时内加密货币领域动态:韩国推迟征税,微软否决比特币,高盛表兴趣
美货币监理署放宽监管:银行可托管加密资产及稳定币,无需事前审批
全球加密先驱:德国比特币交易合法化,揭秘其加密税收与监管框架
韩国实施戒严,比特币与XRP韩元交易对重挫
川普加密新政:推动比特币战略储备评估,禁CBDC,构建全新监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