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鲸自白:为何我停止在HyperLiquid交易?
内容提要:一位知名交易者在10月10日全网清算瀑布中单次亏损约6200万美元,并因此决定离开HyperLiquid交易平台。他认为此次事件暴露了行业的设计缺陷:单一中心化交易所故障即可引发系统性风险,而当前协议过度强调零坏账却缺乏真正的用户保护机制。他呼吁行业应从仅保护协议转向构建实质性的风险缓冲措施,并选择支持积极解决此类问题的团队,以推动加密金融走向成熟。
编者按:10·10 事件之后,加密行业迎来一次痛苦但必要的自省,当一个中心化交易平台的故障足以引发全网级别的清算瀑布,我们所信赖的「去中心化」究竟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本文作者是一位长期深度参与加密交易、在 X 平台拥有七万多粉丝的知名交易者,目标是实现 1 亿美元的交易成绩。今年 8 月,他在 HyperLiquid 上公开记录的总体收益已达 9,500 万美元,并表示若加上其他平台的表现,总额已「突破 1 亿」。进入 10 月,他的生涯盈亏仍为正,且「年内保持八位数盈利」。
然而,10·10 当天,他在 全网级清算瀑布中遭遇生涯首次爆仓,单次亏损约 6,200 万美元,回撤幅度约 62%。即便如此,他强调自己「仍是正收益」,并通过卖出 HYPE 代币等方式继续重建仓位。
他曾公开称赞 HyperLiquid 创始人 Jeff 为「加密诺贝尔得主」,但却在今日选择离开 HyperLiquid。在他看来,这并非失望,而是因为价值观的迁移。他呼吁行业从「保护协议」迈向「保护用户」,从庆祝零坏账走向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缓冲机制。毕竟,一个成熟的金融系统,绝不会只把「好运」和「希望」当作最后的安全带。
以下为原文:
协议没死,但用户「死了」
我做了一个个人决定:不再在 HyperLiquid 上进行交易。
我想特别强调「个人」这两个字——而且是非常艰难的决定。我没有要任何人跟随我,只是选择继续按照我价值观的变化去行动。
很多人见证了我这一路想法的演变。作为人,我们本就应该进化、反思、放下旧框架、构建更好的新框架。
而且我知道,大家常说,不要对一个协议产生情感依赖。但 HyperLiquid 对我来说确实不一样。Jeff 做出了一件市场极度需要的东西。他把「结构公平性」这个议题拉到聚光灯下,为整个行业开启了更好的讨论。他和 HL 团队值得在加密史上留下自己的篇章。我真心希望他们继续写下去。
但如果你关注我够久,你也知道我是个理想主义者,甚至可能理想得过了头。我没办法关闭大脑中那个部分:既能看到事物当下的样子,也始终坚持它们「应该」成为的样子。
10 月 10 日这天,让许多新加入的人看清了行业的真相。对那些待得够久的人来说,只是再次提醒:这个生态依旧脆弱,依旧容易被操纵。
一个中心化交易平台就能引发全球清算瀑布,把所有协议的价格短暂击穿?这不是「黑天鹅」,这是设计缺陷。
简单回顾一下那天的流程:
Binance 使用自家预言机——结果稳定币脱锚了。触发一个规模不大但尚可控制的清算链。真正的混乱从他们的 API「神秘离线」开始。做 delta-neutral 的做市商突然无法在主要场外对冲。无法对冲,他们只能撤掉 CEX 和 DEX 上的报价。流动性消失,价格瞬间跳崖。
而整个行业呢?一片庆祝声。「零坏账!」、「清算完美执行!」
很好,协议没死,但用户死了。
保护协议很重要,这显而易见。但「保护协议」不等于「保护交易者」。如果我们想要更广泛的采用,想要更高的正当性,想让加密行业在不被监管反手掐住的前提下继续发展,那我们必须从系统层面构建真正的消费者保护。
TradFi 有熔断机制、有做市商义务、有结构性护栏。加密行业有什么?希望。还有一本说明书:「祝你好运!」
那么为什么我要离开 HyperLiquid?因为我选择支持那些主动解决这些设计缺陷的团队,而不是仅仅观察问题的团队。
我和 Jeff 以及 Core 11 的另一位成员都聊过。他们似乎不认为这是当前路线图的一部分。那是他们的选择,我尊重。
但必须说清,没有人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没有银弹。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谁在向解决方案走去,而不是忽视问题。
在 10/10 那天,我们失去了许多人。真实的生命结束了。真实的家庭被摧毁了。
原因只是……一个允许单一实体控制全球价格的设计缺陷?加密行业不能把这件事扫到地毯下面。
保护用户不该只靠「好运」
于是问题变成:到底是谁在真正构建能避免下一次「Binance 式灾难」的保护机制?
在 Solana 上,我只找到一个。Drift 的清算保护不是魔法,也不完美,但它真实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奏效了。
它会检查:「预言机价格是否和 5 分钟 TWAP 偏离超过 50%?」
如果是,它就暂时暂停清算。就是这简单的一条逻辑,救了许多人。
假突破被过滤掉。保险基金兜住极端情况。
它不是宏大的哲学革命,却是朝着理性的一个关键步伐。
我没有 Jeff 那样的聪明,也不敢自称知道最好的行业级解决方案。但我是用户,而用户用自己的资金投票。
行业不断重复一句话:「保护协议就是保护交易者。」但那并非全貌。一辆车如果没有驾驶者,就不算完整的系统。两者同样重要,构成一种美妙的共生关系。
这篇文章对我来说像一封让人心碎的信。
它不是 Drift 的广告。更像是一场撕心裂肺的分手。不是因为爱没了,而是因为你终于意识到,彼此在走向不同方向。
HL 永远会是我故事的一部分。别人问我去哪里交易时,它也会继续在我的推荐名单上。
但现在,是我该往前走的时候了——走向我的价值观,走向我的理想。
并带着真诚的感激对 Jeff 和团队说一句:「我们至少永远拥有巴黎」。
- 相关话题
-
- 止损的重要性:为何设置止损能避免交易爆仓
- 18亿美元ETH撤离交易所,巨鲸抄底信号显现,ETH或迎反弹
- 交易所为何更倾向于推合约而非现货:市值与用户留存考量
- 交易员在Hyperliquid赚超830万美元
- 币圈交易:为何盈利后要设保本止损?五大理由告诉你
- 止损的重要性:为何每位交易者都应设定止损
- 巨鲸频繁交易WBTC,四个月五战全胜盈利近两千万
- 巨鲸变韭菜!SOL大户$swarms交易大起大落,利润回撤99.9%
- 止损的重要性:为何交易中设止损比盈利更关键
- 巨鲸抄底动向曝光:以太坊链上大额交易聚焦LINK、AAVE等代币
- 中国新年比特币或迎涨势,PEPE巨鲸、Galaxy等机构动作频频,ETH、SOL交易策略曝光
- 基础交易心态:为何我拒绝滚仓策略
- 相关资讯
-

百年交易暗战新篇章:加密巨鲸与Hyperliquid的3亿美元订单攻防博弈

分析: 香港加密 ETF 初始规模和交易额为何出现极大不匹配?

迷因币疯狂暴涨,「8小时赚993倍」神话再现!BOME巨鲸用13枚SOL换得$1DOL,再创交易纪录

比特币高位震荡巨鲸囤币,突破点难测?美联储政策成关键变量,影响币市走向!交易所流出比特币,稳定币增量放缓。#okx

比特币交易复盘:为何不能仅凭猜测底部或顶部,而应重点依赖右侧交易信号?仓位与心态管理探讨

牛市投资者为何偏爱杠杆交易?

巨鲸动作频频:孙宇晨加仓17,433 ETH,神秘地址转入7.35亿USDT至交易所

比特币巨鲸“Mr.100”身份揭秘:竟是交易所冷钱包

德国单日转出16,309枚比特币,为何收到交易所退款?

巨鲸现身:SHIB交易量暴涨,2200亿代币神秘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