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做市商进化之路:从ICO到直接交易模式探析
内容提要:在加密货币发展历程中,做市商经历了显著进化。ICO时代,做市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助力,通过提供流动性获取高额费用。但随后其角色逐渐变味,从ICO时的服务商,到操盘代币的操盘手,利用对敲与期权等手段获利。SBF时期推出低流通量策略,做市商成猎手。到2025年,如Web3port等做市商走向直接割,根源是行业潜规则与监管真空,投资者需警惕 。
ICO时代的“敲门砖”:做市商的初代崛起
在加密货币的早期,ICO(首次代币发行)热潮席卷全球,做市商(Market Makers)迅速崭露头角,成为项目成功的幕后推手。
当时,若项目想从投资者手中募集资金或登上交易所,没有做市商的“服务”,几乎是天方夜谭。他们的要价不低,每月5万至30万美元不等,甚至更高。表面上看,这是一笔流动性费用,实则更像一张通行证——没有他们的背书,大额投资难以到位,交易所大门也紧闭。
做市商的角色简单却关键:通过在订单簿上挂单,他们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确保代币交易顺畅,同时为项目增添“可信度”。这套模式在ICO繁荣期大行其道,许多项目靠此成功融资,投资者也乐于见到活跃的交易图表。
然而,这种依赖很快变味。2017年底,币安开始频频清理问题做市商,这些玩家不再满足于做“服务员”,而是将目光转向更直接的利润来源。他们发现,与其老实维持市场,不如操盘代币更划算。于是,做市商的进化之路正式开启,从辅助者逐步蜕变为市场的操控者。
对敲与期权的混战:做市商的操盘觉醒
ICO热潮退去后,做市商并未退出舞台,反而在技术和策略上迎来第一次重大进化。
最初,他们的操盘手法较为粗糙。在币安和Kraken等一线交易所,他们尚有所收敛,但在三线平台,他们肆无忌惮地自买自卖、对敲订单,制造虚假交易量。这种“繁荣”景象吸引了更多目光,也为项目估值和后续抛售铺平道路。币安多次出手清退,但难以彻底遏制这一风气。
随着市场成熟,做市商的策略升级为看涨期权模式。这一结构据传由Jump等机构推动,其理论基础是:流动性强的资产更有价值,通过期权操作,代币价格可实现稳步增长。然而,实际操作却偏离了初衷。
许多做市商将期权当作提款工具:先拉高价格,行使期权套现,然后清仓离场,留下满地狼藉。这种“拉高抛售”模式在市场深度不足时尤为致命。例如,2025年3月,GoPlus Security(GPS)和MyShell(SHELL)代币分别在上线后暴跌80%和50%,背后操盘者通过短时抛售套现数千万美元,手法娴熟得令人侧目。
这一时期的做市商已从ICO时代的“服务商”转型为“操盘手”,他们的目标不再是维持市场稳定,而是利用工具和信息不对称直接获利。期权结构成了他们的利器,而散户则成为最常见的牺牲品。
低流通量的巅峰:SBF与做市商的收割狂潮
SBF(Sam Bankman-Fried)的出现标志着做市商进化史的又一转折点,他推出的低流通量(Low Float)策略将操盘推向新高度。
在这一模式下,代币流通量被刻意压缩,价格极易操控,看涨期权价值暴增。更复杂的是,这套结构常附带隐藏贷款,做市商可先抛售代币砸盘,再低位回购获利,即“做空”。若价格上涨,他们用期权补仓;若下跌,就抛售启动时的大额流动性,放弃期权。
最极端的玩法是:上线时做空高位,跌至底部回补,随后在低流动性市场拉升,行使期权再抛售,循环往复。这种策略在TGE(代币生成事件)中尤为常见。2024年12月,Movement(MOVE)代币上线次日遭遇闪崩,6600万枚代币被抛售,占流通量3.11%,市场几无买单支撑,三月后涉事机构获利3800万美元被币安冻结。这家机构正是Web3port,其操作路径清晰:通过项目方分配的7000万枚代币,在情绪高点精准抛售,堪称低流通量收割的范例。
此时的做市商已不再掩饰意图。他们甚至在TGE前以折扣价卖代币给流动资金,要求其出价,同时将大额代币交给“退出策略”庄家,在拉升期抛售,直接将散户甩在高位。从SBF时代起,做市商彻底告别了“服务”标签,进化成市场中的“猎手”。
从隐秘操盘到直接割:Web3port与现代做市商的终极形态
进入2025年,做市商的进化达到新阶段,他们从隐秘操盘转向“直接割”,Web3port便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优秀做市商的标准本应是:在中间价附近报价,增加深度,保持中性。然而,现实中,许多玩家早已抛弃这一原则。Synthetix曾是早期受害者,DWF Labs从其金库购币,拉高后抛售,短期获利却损害项目长远价值。而Web3port则将这一模式推向极致。
2025年3月,币安接连曝光Web3port在GPS、SHELL和MOVE项目中的操作。其套路一致:通过与项目方的代币协议获取低成本筹码,在上线初期制造流动性假象,随后集中抛售。MOVE事件中,Web3port抛售6600万枚代币获利3800万美元被冻结;GPS和SHELL则分别套现数千万美元,价格暴跌后散户血本无归。Movement基金会虽用冻结资金回购代币试图自救,但难以掩盖与做市商的潜在默契。
这种“直接割”模式的根源在于行业潜规则:交易所要求做市商背书,项目方提供代币折扣,做市商抛售套现,与资本退出形成闭环。监管真空让违规成本极低,币安的清理行动虽是进步,却难触及根本。
从ICO时代的“敲门砖”,到期权操盘的觉醒,再到低流通量的收割狂潮,直至如今的“直接割”,做市商的进化史是一部从服务到掠夺的变迁史。投资者若见大额代币流向“做市商”,应高度警惕,要求透明度以自保。未来,唯有彻底改革代币分配与准入机制,加密市场才能摆脱这一阴影。
- 相关资讯
-
华尔街巨头的交易法则与理念:跟随交易大神的智慧之路
币圈沉浮录:从暴富到诈骗,凉兮的覆灭之路
从400美元到94万美元:我的“狗帽币WIF”交易之路
币圈四年撸毛江湖揭秘:空投产业迈向职人精神之路
Anson Tan 的量化交易之路:少年币神,货币诈骗,金融市场与 PvP
币圈大事件:香港正式交易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鲸鱼积累中,扶稳坐好!(1907天日更)
币圈大佬Arthur Hayes预言:比特币减半后或将暴跌,五月前停止交易,他看到了什么?
币圈误转账,NEXO交易所助力USDT找回经验分享 #355
加密货币交易必备:头肩顶、双顶双底等五大图表模式详解
五月底币圈重磅资讯大揭秘:Uni、Link、Ethfi、Pepe、ena等热门币种及OKX交易所动态抢先看
- 猜你喜欢
-
FTX破产:中国用户赔偿困境及后续法律追责
FTX首次还款到账,5万美元以上债权人关注,5月30日或启动下一轮赔付
历数币圈黑天鹅:从门头沟到Deepseek的市场动荡回顾
2025年币圈市场趋势深度剖析
川普币上线:投资者需谨慎,避免被割韭菜
川普发币引发热议,加密货币黄金时代即将到来?$TRUMP背后的深意
FTX偿债计划启动!债权人需在20日前完成账户登记,首批退款60天到账!
FTX宣布Q1启动偿还计划:BitGO、Kraken协助以稳定币/法币分配
Bella AI信号机器人2.0:引领加密市场智能交易新纪元
台湾YouTuber「好棒 Bump」揭秘MCF机构交易员证照:20万美金是模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