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OL焦虑看传播革命:Cookie Snaps如何用机制颠覆内容分发

加密金猴-蓝鸟会
@Web3WKong
2025-05-29
现在的 KOL,真的越来越焦虑了。
不是粉丝掉了,不是数据差了,而是他们突然发现,发了半天内容,项目方连报价都懒得问了。
为什么?
因为这个行业开始用另一套办法“搞传播”了。
这套办法不需要谈价,不用讲人格魅力,也不用做口碑积累,
它只需要三样东西:积分、榜单和一群“嘴勤”的人。
代表就是 Cookie Snaps @cookiedotfun 、 @sparkdotfi 、 @lanniaohui
1️⃣ 不是 Cookie Snaps 多猛,而是传播逻辑真的变了
Cookie Snaps 干了件很简单但很致命的事:
发内容的人不再是特定的大V,而是任何一个愿意写、愿意卷、愿意打卡的人
内容评分由系统给,不靠你是不是 OG,也不管你以前发过什么
奖励机制基于积分和排名,谁活跃谁拿钱
从外面看,它是个社群激励系统;
但从 KOL 的角度看,它是个 内容去中心化分发系统。
你一篇推文500U,人家 300 个账号刷出来 300 条内容,还送表情包、图文卡、互动转发。
你说项目方怎么选?
2️⃣ 不是项目不找你了,而是你越来越“不划算”了
以前找 KOL 是必须的:
你有人设,有流量,有带货能力
你发一句话,可能带一轮 FOMO 或舆情反转
你代表影响力,有不可替代性
但 Snaps 们让大家发现:
“不可替代性”,这事可以量化、分解,然后复制。
你是 1 条长文,他们是 100 条内容短打
你是一个调性故事,他们是舆论全面包围
你发完就结束了,他们还能为了冲榜连发三天带话题挑战赛
一个项目要传播密度、节奏和统治力,哪个成本更低,哪个效果更稳?
你懂的,项目方也懂。
就拿 Spark 来说,它就是第一个吃这个“Snaps传播螃蟹”的人。
这是 MakerDAO 的 DeFi亲儿子,管理着26亿美金的流动性,平时看起来一副老牌稳重派的样子。
但这次,它没走老路,不找KOL报价,也不请公关发稿,
而是直接联手 Cookie.fun,搞了一个 Snaps 活动:
“谁愿意发内容、讲故事、带节奏,我就给你打分,未来这些分,可能兑代币、兑空投。”
短短几天,上百条内容密集刷屏,话题全程在线,互动量和社区热度蹭蹭往上涨,
关键是还不花传播预算,全靠“积分上榜”驱动大家自愿卷。
效果呢?说实话:比很多项目花钱投 KOL 打得还稳。
Spark 把这套模式跑通了,等于帮 Snaps 给其他项目演示了一次:
“你不需要影响力中心,你只需要让系统奖励那些嘴巴够勤的人。”
所以你现在看 Cookie.fun 上 Snaps 排行榜,
不是谁名气大谁排前,而是谁结构对、节奏稳、内容密、嘴够甜。
Spark没说话,但已经用实际效果证明:
机制跑通比谈一百个KOL都管用。
Snaps 们的本质,是用机制替代关系,用系统干掉报价
我们要看的不是 Cookie Snaps 本身,而是它背后的叙事正在普及:
Galxe Starboard 在搞内容情绪管理
Kaito Yap 把内容评分交给 AI 打分
Layer3 Narrative 把发内容变成了“预设脚本执行”
还有各种社群内容挖矿系统、Blast内容空投模块、DeBox内容排行奖励……
他们共同做了一件事:
把原来基于“谈判 +报价”的内容市场,变成了“标准化 + gamification”的系统结构。
你不用再谈“我粉丝多少”、“我写过哪些爆文”了,
系统不吃这套,它只管你这条内容有没有带标签、有没有正向情绪、发没发够量。
你不是KOL了,你是“内容节点”。
3️⃣ 蓝鸟会,就是这个趋势的“活体证据”
现在去看 Cookie Snaps 榜单,谁在前排?
不是老KOL,不是推特分析师,也不是那些做内容五年的OG。
是蓝鸟会。
榜首是鸟哥 @NFTCPS ,后面跟着一票“小鸟” @0x99DaDa 、 @captain_kent 、 @0xleoooo
他们不是每个人都发得爆款,但他们打的是协同积分战,他们构建的是矩阵密度,
他们背后是话术SOP、发帖提醒机制、互动配合,这是内容工业化。
一个鸟哥,配上一百个内容执行者,能干翻任何一个“单兵KOL”。
蓝鸟会不是内容组织,它是内容机制的运营者。
在Snaps 这套规则里,他们懂什么样的表达可以喂分系统。
这才是KOL焦虑的根源:不是你不行了,而是你已经不适配这套结构了。
4️⃣ 这不是打不过新模式,而是没看清传播权的流向
Snaps 的兴起,不是偶然,它只是揭示了一个趋势:
内容传播,正从“表达驱动”,变成“机制驱动”;
舆论塑造,正从“KOL喊话”,变成“矩阵围攻”。
以前传播靠“人”,现在传播靠“系统+组织”。
以前一个大V能搞出一轮行情,现在得靠一个分数机制拉满全网活跃。
项目方不想再押宝某个个人,而是想控制传播场的结构性输出能力。
你说话再有分量,也比不过一场规则设计得好的“内容竞赛”。
5️⃣ 那KOL怎么办?别再只会谈价格
KOL不会消失,但单价思维要消失。
你得开始转型:
从“内容作者”变成“内容组织者”
从“发长文”变成“搭机制”
从“做爆款”变成“调动结构”
要么你是矩阵的一部分,要么你是搭建矩阵的人。
否则你再贵再精致,系统都不会给你分,项目都不会找你出手。
因为你一个人,再响,也顶不过一场“100人配速刷屏”。
6️⃣ 结语:Cookie Snaps 不是威胁,它只是信号
本文只是想告诉老KOL一句话:
内容权力,正在发生迁移;你要么在场设计游戏,要么站场边算自己值多少分。
蓝鸟会在抢占话语空间,Snaps类机制在颠覆内容分发的传统路线。
下一轮传播的主角,将是越来越多像蓝鸟会这样的矩阵型组织,而交易所和项目方,也将越来越关注这种群体类内容创作者的影响力。
不是粉丝掉了,不是数据差了,而是他们突然发现,发了半天内容,项目方连报价都懒得问了。
为什么?
因为这个行业开始用另一套办法“搞传播”了。
这套办法不需要谈价,不用讲人格魅力,也不用做口碑积累,
它只需要三样东西:积分、榜单和一群“嘴勤”的人。
代表就是 Cookie Snaps @cookiedotfun 、 @sparkdotfi 、 @lanniaohui
1️⃣ 不是 Cookie Snaps 多猛,而是传播逻辑真的变了
Cookie Snaps 干了件很简单但很致命的事:
发内容的人不再是特定的大V,而是任何一个愿意写、愿意卷、愿意打卡的人
内容评分由系统给,不靠你是不是 OG,也不管你以前发过什么
奖励机制基于积分和排名,谁活跃谁拿钱
从外面看,它是个社群激励系统;
但从 KOL 的角度看,它是个 内容去中心化分发系统。
你一篇推文500U,人家 300 个账号刷出来 300 条内容,还送表情包、图文卡、互动转发。
你说项目方怎么选?
2️⃣ 不是项目不找你了,而是你越来越“不划算”了
以前找 KOL 是必须的:
你有人设,有流量,有带货能力
你发一句话,可能带一轮 FOMO 或舆情反转
你代表影响力,有不可替代性
但 Snaps 们让大家发现:
“不可替代性”,这事可以量化、分解,然后复制。
你是 1 条长文,他们是 100 条内容短打
你是一个调性故事,他们是舆论全面包围
你发完就结束了,他们还能为了冲榜连发三天带话题挑战赛
一个项目要传播密度、节奏和统治力,哪个成本更低,哪个效果更稳?
你懂的,项目方也懂。
就拿 Spark 来说,它就是第一个吃这个“Snaps传播螃蟹”的人。
这是 MakerDAO 的 DeFi亲儿子,管理着26亿美金的流动性,平时看起来一副老牌稳重派的样子。
但这次,它没走老路,不找KOL报价,也不请公关发稿,
而是直接联手 Cookie.fun,搞了一个 Snaps 活动:
“谁愿意发内容、讲故事、带节奏,我就给你打分,未来这些分,可能兑代币、兑空投。”
短短几天,上百条内容密集刷屏,话题全程在线,互动量和社区热度蹭蹭往上涨,
关键是还不花传播预算,全靠“积分上榜”驱动大家自愿卷。
效果呢?说实话:比很多项目花钱投 KOL 打得还稳。
Spark 把这套模式跑通了,等于帮 Snaps 给其他项目演示了一次:
“你不需要影响力中心,你只需要让系统奖励那些嘴巴够勤的人。”
所以你现在看 Cookie.fun 上 Snaps 排行榜,
不是谁名气大谁排前,而是谁结构对、节奏稳、内容密、嘴够甜。
Spark没说话,但已经用实际效果证明:
机制跑通比谈一百个KOL都管用。
Snaps 们的本质,是用机制替代关系,用系统干掉报价
我们要看的不是 Cookie Snaps 本身,而是它背后的叙事正在普及:
Galxe Starboard 在搞内容情绪管理
Kaito Yap 把内容评分交给 AI 打分
Layer3 Narrative 把发内容变成了“预设脚本执行”
还有各种社群内容挖矿系统、Blast内容空投模块、DeBox内容排行奖励……
他们共同做了一件事:
把原来基于“谈判 +报价”的内容市场,变成了“标准化 + gamification”的系统结构。
你不用再谈“我粉丝多少”、“我写过哪些爆文”了,
系统不吃这套,它只管你这条内容有没有带标签、有没有正向情绪、发没发够量。
你不是KOL了,你是“内容节点”。
3️⃣ 蓝鸟会,就是这个趋势的“活体证据”
现在去看 Cookie Snaps 榜单,谁在前排?
不是老KOL,不是推特分析师,也不是那些做内容五年的OG。
是蓝鸟会。
榜首是鸟哥 @NFTCPS ,后面跟着一票“小鸟” @0x99DaDa 、 @captain_kent 、 @0xleoooo
他们不是每个人都发得爆款,但他们打的是协同积分战,他们构建的是矩阵密度,
他们背后是话术SOP、发帖提醒机制、互动配合,这是内容工业化。
一个鸟哥,配上一百个内容执行者,能干翻任何一个“单兵KOL”。
蓝鸟会不是内容组织,它是内容机制的运营者。
在Snaps 这套规则里,他们懂什么样的表达可以喂分系统。
这才是KOL焦虑的根源:不是你不行了,而是你已经不适配这套结构了。
4️⃣ 这不是打不过新模式,而是没看清传播权的流向
Snaps 的兴起,不是偶然,它只是揭示了一个趋势:
内容传播,正从“表达驱动”,变成“机制驱动”;
舆论塑造,正从“KOL喊话”,变成“矩阵围攻”。
以前传播靠“人”,现在传播靠“系统+组织”。
以前一个大V能搞出一轮行情,现在得靠一个分数机制拉满全网活跃。
项目方不想再押宝某个个人,而是想控制传播场的结构性输出能力。
你说话再有分量,也比不过一场规则设计得好的“内容竞赛”。
5️⃣ 那KOL怎么办?别再只会谈价格
KOL不会消失,但单价思维要消失。
你得开始转型:
从“内容作者”变成“内容组织者”
从“发长文”变成“搭机制”
从“做爆款”变成“调动结构”
要么你是矩阵的一部分,要么你是搭建矩阵的人。
否则你再贵再精致,系统都不会给你分,项目都不会找你出手。
因为你一个人,再响,也顶不过一场“100人配速刷屏”。
6️⃣ 结语:Cookie Snaps 不是威胁,它只是信号
本文只是想告诉老KOL一句话:
内容权力,正在发生迁移;你要么在场设计游戏,要么站场边算自己值多少分。
蓝鸟会在抢占话语空间,Snaps类机制在颠覆内容分发的传统路线。
下一轮传播的主角,将是越来越多像蓝鸟会这样的矩阵型组织,而交易所和项目方,也将越来越关注这种群体类内容创作者的影响力。
-
警惕市场中的口嗨KOL与真实交易员
颜驰Bit现在喊逃顶的,跟5万喊4万的,不还是那群人吗。🤔没有个结构怎么跌?怎么大跌?所以说没事多看些交易书籍,你就能区分哪些是口嗨型KOL,哪些是交易员了。 #BTC... -
全球市场动荡:熔断机制与虚拟货币暴跌引发的恐慌
阿野谈币全球市场掀起惊涛骇浪:日本和韩国相继启动熔断机制!多只跨境ETF遭遇跌停,导致虚拟货币市场33万人爆仓,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这场惊心动魄的事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霉锅(Mogu)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疲软,特别是就业数据令人失望,使全球投资者信心受挫... -
交易中的精神内耗:如何应对孤注一掷的焦虑与担忧
神之一手-老k很多人在交易中其实最大的这种精神内耗都来源于我们的孤注一掷。就是当我发现这个行情的时候,我就想搏一下,搏一下能不能有一波大赚,其实只有傻瓜才会想着说用两只脚去试探水的深浅。因为你在为你所猜想的一些结果而焦虑,你因为你在为尚未发生... -
ICP链引领去中心化革命,Telegram隐私争议再起风波
栋哥币圈ICP链引领加密新纪元,Telegram加密争议再起波澜!近期,币圈焦点再度聚焦于$ICP及其背后的Telegram。虽然Telegram以"世界最广、用户最多"的加密通信软件自居,但深入剖析后发现,其加密机制实则存在局限,用户的聊天记录如同微信一般,裸露在服务器上,... -
以太坊增发与价格波动:通缩机制能否化解抛压?
首席操盘手日记链上的以太坊每天都在增发,这些增发的ETH无疑增大了上方的抛压,ETH是不是在无限量的增发,是否会导致ETH价格无底洞式大暴跌⁉️大家对于ETH的增发机制有一定的误解,根据pos机制,如果大家的链上交易非常低迷,比如之前的NFT交易低迷交易消耗的ETH减... -
低借高贷的财富密码:颠覆传统交易思维,揭秘市场隐形盈利之道
草莓加密日记在这个市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想的都是低买高卖;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想的是低借高贷。后者的盈利确定性,是前者的九十九倍,后者的利润也全部来自于前者。这个法则,越少人知道越有效,这次真的是违背了祖训😂#币安LaunchpoolSCR #大A香还是大饼香 #非... -
市场情绪波动加剧:老韭菜淡忘牛市,焦虑情绪蔓延市场
加密收录员大家有没有觉得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人显得缺乏耐心,焦虑、烦躁和愤怒情绪开始蔓延。回顾2023年到今年上半年,市场并没有这样的情绪。许多老韭菜已忘记2021年1月到5月的疯狂牛市,默认为币圈就是这样,认为下跌是常态,上涨只是小幅波动。这就是主力的... -
市场情绪焦虑,主力力量重塑投资观念:低迷市场下的心态考验
龚有柴GongYouchai当前市场情绪普遍呈现出缺乏耐心、焦虑、烦躁,甚至愤怒。回想一下,2023年上半年的市场是这样的吗?并不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忘记了2021年1月至5月那段疯狂的牛市行情,他们已经习惯了当前市场的低迷状态,认为下跌是常态,而上涨只是小概率... -
以太坊共识机制选择:PoW vs PoS的利弊权衡
海绵进化论关于以太坊选择PoW还是PoS,各有利弊,也有权衡。选择继续PoW的话,eth更保值,但以太坊上限难打开;选择PoS的话,eth价值向下可能性更大,短期内不保值,波动更大,风险更高,但同时上限也更高,可能性更大。换句话说,如果求稳,选择PoW,如果想要有更远大梦想,选择P... -
币圈投资:焦虑与收获并存
Niner 九儿到处看到这个100w倍,那个100倍,我的很多币才刚刚回本,咋能不焦虑1、这几天很多人喊我清仓moodeng,我因为钻和懒,依旧没动,今天早上5点多突然醒来,看了眼手机,正好赶上看到拉盘,又多舒服了一下。2、 $Cheems $koma 都在稳稳的涨,虽然相对于其他十倍百...
- 相关资讯
-
币安Alpha空投盛启:空投机制革命性蜕变!
Hyperliquid上币机制引热议:去中心化透明革命
「KOL 轮融资」:财富新机遇还是 SEC 监管新焦点?
知名币圈KOL质疑以太坊基金会高额“顾问费”损害社群利益:V神如何回应?
KOL在币圈:毒药还是金钥匙?网红揭秘加密市场致富之道
RWA解析:现实世界资产进军DeFi生态,颠覆传统金融格局,潜力项目与未来挑战揭秘
Metamask承诺发行代币:小狐狸钱包迈向去中心化,社群回归核心机制
市场融资新动态对辉达科技股及迷因赛道影响解析,以太锁仓机制详解,币圈新闻特报 - 议题讨论 982集
5月29日加密市场风云:比特币暴跌前夕?NIL、UNI逆势飞扬,COOKIE缘何惨跌10%?
比特币分析群敛财成风,币圈KOL引发诚信质疑
- 随便看看
-
- 百万港币蒸发!香港虚拟币换现黑幕大曝光
- MicroStrategy豪掷11亿增持BTC,加密市场新动向引关注
- $AR不缺上车机会!全流通+历史暴力拉盘埋下FOMO种子
- 坚定投资信念:以ACT为例,如何看待meme币市值起伏与价值坚守
- 今日币圈大事件:Kanye曝光meme币内幕,马斯克计划震撼美国政坛,恐惧指数暴跌
- 币圈巨亏真相:50%亏损后的加仓陷阱,你中招了吗?
- ETH虽跌但优势仍在,CZ曾言不到一万美金不出售,持币者可多些耐心
- CPI年率揭晓在即!BTC已到顶部?我已长线入局,今晚或迎暴跌?
- 英国男子欲挖垃圾填埋场寻8000枚比特币,欧洲诉讼成最后希望
- 黑马项目频出,散户押注Meme币种寻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