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空壳公司套现15亿内幕:68人企业零订单竟成资本玩家提款机,比币圈割韭菜更狠

唐华斑竹
@tang
2025-09-21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大家不要总觉得币圈的大割们多厉害,其实和股市的大割们相比,币圈的镰刀实在是太不够看的,差远了。关键是,股市套现割韭菜合规合法,踏踏实实,不用担心维权啥的。
比如说今年A股最离谱的上市公司——*ST创兴。
全公司68个员工,忙活了大半年,最后的营收却仅有37.4万。
作为一家主营建筑装饰的企业,半年中竟然一个订单没接到,业务营收为零。
就这37.4万的营收,也还是靠其他业务凑出来的。
没有业务不说,就连现任董事长刘鹏都被公安局带走,至今关在拘留所里配合调查。
可就是这么一个企业,却让创始人陈榕生家族成功变现了15亿,去美国享受大洋彼岸的太阳去了。
既没业务也没钱,账面资金不足200万。*ST创兴还真不愧是出了名的“壳”公司。
要说现在的董事长刘鹏可能没人听说过,但要说起上任控股股东余增云,相信知道的人肯定不会是少数。
因为作为首个“接盘侠”的余增云,可是那个因集资诈骗跑路的酒便利实控人。
要不是2024年,余增云名下的华侨基金,因涉嫌集资诈骗被刑事立案调查跑路。估计现在企业也不会到了现在的实控人王相荣手里。
作为浙江利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你要问王相荣为什么要接手*ST创兴。那也就只有一个原因了,为了“借壳”。
前实控人涉嫌集资诈骗案还余波未了?现任董事长就被杭州公安拘留。*ST创兴也算是命运多舛。不过好在公司发布的公告称,刘鹏被拘留、接受调查,与上市公司无关。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么一个谁接手谁倒霉的上市公司,怎么就能受到这么多人争抢呢?
其实在创兴科技发展之初,企业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在余增云接手之前,公司就已经被陈榕生家族掏空了。
余增云当时收购创兴科技时,公司账账面上的现金当时只剩下了500万。账面余额的7亿资产中,有4.8亿是应收款。也就是说,余增云当时控股,也是为了“借壳”。
但当时余增云为了这个壳付出的代价可不小,他为这个控制权,可是真金白银的拿出来了5.44亿元。
可惜的是,他买公司的目的就不纯粹,这才导致后来他本人因集资诈骗跑路,导致*ST创兴的股价崩了。不知多少人因此血本无归。
不过幸运的陈榕生,却在余增云出事前成功清仓了名下所有股权。将最后剩余的股权卖给了私募基金,又让他成功套现了超过 1 亿元。
到了股价因余增云诈骗事件暴雷时,陈榕生早带着一家三代去了美国。就算*ST创兴再怎么折腾,也跟他没有关系了。
陈榕生
但要说起创兴科技的前身厦门大洋集团,那可是一点也不简单。如果还要带上陈榕生一起说,那就更不简单了。
陈榕生虽然出生在祖国大陆,但其实他的父亲是中国台湾人。他的父亲早年有过日本留学的经历,是1948年的时候,才在祖国大陆扎下了根。
由于出生在困难时期,陈榕生从小的家境也是十分贫穷。13岁就早早辍学打工谋生了。但幸运的陈榕生虽然说家境不好,但由于父亲有过日本留学的经历,却让他从小就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
1981年,陈榕生凭借日语特长,以福建日语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被厦门大学外语系录取。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改变。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了福建的一家外贸公司。由于学的是日语专业,那自然他所负责的业务就是针对日本贸易方面。
就这样一干就是七八年。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福建。对贸易已经轻车熟路的陈榕生,也和当时众多下海创业的年轻人一样,选择了下海经商。
1992年9月,陈榕生创办了主营贸易的大洋实业有限公司。既然叫大洋,那肯定是做一些跟海洋有关的商品。
靠着做外贸多年攒下的客户资源和销售资源,他成功将一款日式料理烤鳗鱼卖爆了。仅仅两三年的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了上亿元。
随后,他又在1994年和外资合伙,共同成立了厦门大洋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主营以食用菌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出口。
靠着远销日本的烤鳗鱼和食用菌,大洋实业的生意越做越大。从1996年往后,几乎每年的营收都能做到3亿以上。同时他又将十几家企业整合后,成立了厦门大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靠着出色的营收和稳定的利润。1999年的时候,陈榕生带着这个仅仅成立7年的企业成功登陆了上海交易所。
企业发展稳定,又成功上市。按道理来说,企业的发展本应越来越好。可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陈榕生的外贸生意就不灵了。
贸易的大门一开,众多同行业企业蜂拥而至。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行业,自然是成了行业饱和的重灾区。
眼看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陈榕生也是果断。他开始将生意转向了内地的房地产。同时将公司名字改成了后来大家熟知的创兴科技。
公司转型做地产后,按道理说也赶上了中国房地产飞速发展的阶段。可似乎陈榕生志并不在此,多年中,他的企业规模一直没有扩大。
众所周知,后来的许多大型房地产公司,都是那个阶段通过高杠杆迅速发展起来的。可创兴科技却背道而驰,一直控制在每年不超过2个亿左右的规模。
现在看来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陈榕生错过了当年那段地产的黄金时期。但再看如今这些暴雷的千亿房企,是不是也可以说,陈榕生是幸运的。
要不然,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成为这众多暴雷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那个年代做地产开发,亏钱是不可能的。可好好的地产做了几年后,创兴科技却突然在2006年的时候,溢价625%收购了一家矿业公司48%的股权。
当时外界都以为创兴科技要开始横向发展矿业了呢。却殊不知,这家矿业公司的实控人也是陈榕生自己。
原来正当大家都以为他将在矿业中大展拳脚时,他却在忙着套现。据统计,仅2007-2010年间,陈榕生家族就总计套现了5.6亿。
可能后来陈榕生觉得套现太慢,2012年他又故技重施,玩了一出溢价收购的戏码。这次更离谱,直接以溢价3209%的价格,买了一个自己前不久刚买来的矿业公司。
一手左手倒右手的好戏,又让他成功落袋几个亿。可能是觉得近10亿落袋已经够了,随后的10年,陈榕生再没有进行过减持和套现。并且还一直规规矩矩的做着生意。
不过这期间,他却将父亲、儿子都送去了美国定居。与此同时,他自己也拿到了绿卡。直到2023年余增云出现,高价收购了他手里的股份。他才得以全身而退,全家去了美国。
至于后来的余增云诈骗暴雷,名下股权拍卖被王相荣收购。这都跟已经套现15亿,去美国逍遥的陈榕生家族没关系了。
参考资料:2025-09-19 20:19·IPO日报“易主”仅俩月,董事长被采取强制措施2025-09-20 10:46·最江阴一A股董事长,被拘留2025-09-19 18:17·经济观察网*ST创兴董事长被采取强制措施 前实控人因涉嫌集资诈骗被立案2025-09-18 21:51·每日经济新闻前实控人涉嫌集资诈骗案余波未了?*ST创兴董事长被杭州公安拘留2024-12-26 21:08·极目新闻酒便利实控人余增云因涉嫌集资诈骗被刑事立案,目前仍在调查中
$BNB
大家不要总觉得币圈的大割们多厉害,其实和股市的大割们相比,币圈的镰刀实在是太不够看的,差远了。关键是,股市套现割韭菜合规合法,踏踏实实,不用担心维权啥的。
比如说今年A股最离谱的上市公司——*ST创兴。
全公司68个员工,忙活了大半年,最后的营收却仅有37.4万。
作为一家主营建筑装饰的企业,半年中竟然一个订单没接到,业务营收为零。
就这37.4万的营收,也还是靠其他业务凑出来的。
没有业务不说,就连现任董事长刘鹏都被公安局带走,至今关在拘留所里配合调查。
可就是这么一个企业,却让创始人陈榕生家族成功变现了15亿,去美国享受大洋彼岸的太阳去了。
既没业务也没钱,账面资金不足200万。*ST创兴还真不愧是出了名的“壳”公司。
要说现在的董事长刘鹏可能没人听说过,但要说起上任控股股东余增云,相信知道的人肯定不会是少数。
因为作为首个“接盘侠”的余增云,可是那个因集资诈骗跑路的酒便利实控人。
要不是2024年,余增云名下的华侨基金,因涉嫌集资诈骗被刑事立案调查跑路。估计现在企业也不会到了现在的实控人王相荣手里。
作为浙江利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你要问王相荣为什么要接手*ST创兴。那也就只有一个原因了,为了“借壳”。
前实控人涉嫌集资诈骗案还余波未了?现任董事长就被杭州公安拘留。*ST创兴也算是命运多舛。不过好在公司发布的公告称,刘鹏被拘留、接受调查,与上市公司无关。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么一个谁接手谁倒霉的上市公司,怎么就能受到这么多人争抢呢?
其实在创兴科技发展之初,企业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在余增云接手之前,公司就已经被陈榕生家族掏空了。
余增云当时收购创兴科技时,公司账账面上的现金当时只剩下了500万。账面余额的7亿资产中,有4.8亿是应收款。也就是说,余增云当时控股,也是为了“借壳”。
但当时余增云为了这个壳付出的代价可不小,他为这个控制权,可是真金白银的拿出来了5.44亿元。
可惜的是,他买公司的目的就不纯粹,这才导致后来他本人因集资诈骗跑路,导致*ST创兴的股价崩了。不知多少人因此血本无归。
不过幸运的陈榕生,却在余增云出事前成功清仓了名下所有股权。将最后剩余的股权卖给了私募基金,又让他成功套现了超过 1 亿元。
到了股价因余增云诈骗事件暴雷时,陈榕生早带着一家三代去了美国。就算*ST创兴再怎么折腾,也跟他没有关系了。
陈榕生
但要说起创兴科技的前身厦门大洋集团,那可是一点也不简单。如果还要带上陈榕生一起说,那就更不简单了。
陈榕生虽然出生在祖国大陆,但其实他的父亲是中国台湾人。他的父亲早年有过日本留学的经历,是1948年的时候,才在祖国大陆扎下了根。
由于出生在困难时期,陈榕生从小的家境也是十分贫穷。13岁就早早辍学打工谋生了。但幸运的陈榕生虽然说家境不好,但由于父亲有过日本留学的经历,却让他从小就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
1981年,陈榕生凭借日语特长,以福建日语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被厦门大学外语系录取。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改变。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了福建的一家外贸公司。由于学的是日语专业,那自然他所负责的业务就是针对日本贸易方面。
就这样一干就是七八年。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福建。对贸易已经轻车熟路的陈榕生,也和当时众多下海创业的年轻人一样,选择了下海经商。
1992年9月,陈榕生创办了主营贸易的大洋实业有限公司。既然叫大洋,那肯定是做一些跟海洋有关的商品。
靠着做外贸多年攒下的客户资源和销售资源,他成功将一款日式料理烤鳗鱼卖爆了。仅仅两三年的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了上亿元。
随后,他又在1994年和外资合伙,共同成立了厦门大洋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主营以食用菌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出口。
靠着远销日本的烤鳗鱼和食用菌,大洋实业的生意越做越大。从1996年往后,几乎每年的营收都能做到3亿以上。同时他又将十几家企业整合后,成立了厦门大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靠着出色的营收和稳定的利润。1999年的时候,陈榕生带着这个仅仅成立7年的企业成功登陆了上海交易所。
企业发展稳定,又成功上市。按道理来说,企业的发展本应越来越好。可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陈榕生的外贸生意就不灵了。
贸易的大门一开,众多同行业企业蜂拥而至。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行业,自然是成了行业饱和的重灾区。
眼看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陈榕生也是果断。他开始将生意转向了内地的房地产。同时将公司名字改成了后来大家熟知的创兴科技。
公司转型做地产后,按道理说也赶上了中国房地产飞速发展的阶段。可似乎陈榕生志并不在此,多年中,他的企业规模一直没有扩大。
众所周知,后来的许多大型房地产公司,都是那个阶段通过高杠杆迅速发展起来的。可创兴科技却背道而驰,一直控制在每年不超过2个亿左右的规模。
现在看来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陈榕生错过了当年那段地产的黄金时期。但再看如今这些暴雷的千亿房企,是不是也可以说,陈榕生是幸运的。
要不然,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成为这众多暴雷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那个年代做地产开发,亏钱是不可能的。可好好的地产做了几年后,创兴科技却突然在2006年的时候,溢价625%收购了一家矿业公司48%的股权。
当时外界都以为创兴科技要开始横向发展矿业了呢。却殊不知,这家矿业公司的实控人也是陈榕生自己。
原来正当大家都以为他将在矿业中大展拳脚时,他却在忙着套现。据统计,仅2007-2010年间,陈榕生家族就总计套现了5.6亿。
可能后来陈榕生觉得套现太慢,2012年他又故技重施,玩了一出溢价收购的戏码。这次更离谱,直接以溢价3209%的价格,买了一个自己前不久刚买来的矿业公司。
一手左手倒右手的好戏,又让他成功落袋几个亿。可能是觉得近10亿落袋已经够了,随后的10年,陈榕生再没有进行过减持和套现。并且还一直规规矩矩的做着生意。
不过这期间,他却将父亲、儿子都送去了美国定居。与此同时,他自己也拿到了绿卡。直到2023年余增云出现,高价收购了他手里的股份。他才得以全身而退,全家去了美国。
至于后来的余增云诈骗暴雷,名下股权拍卖被王相荣收购。这都跟已经套现15亿,去美国逍遥的陈榕生家族没关系了。
参考资料:2025-09-19 20:19·IPO日报“易主”仅俩月,董事长被采取强制措施2025-09-20 10:46·最江阴一A股董事长,被拘留2025-09-19 18:17·经济观察网*ST创兴董事长被采取强制措施 前实控人因涉嫌集资诈骗被立案2025-09-18 21:51·每日经济新闻前实控人涉嫌集资诈骗案余波未了?*ST创兴董事长被杭州公安拘留2024-12-26 21:08·极目新闻酒便利实控人余增云因涉嫌集资诈骗被刑事立案,目前仍在调查中
$BNB
-
跨界感悟:传统车企内幕惊人,币圈公司真诚服务更胜一筹!
逍遥XTony不跟那个车企扯了,太耗费精力,回来做交易了。这一两周感悟,1. 你觉得很牛逼的公司,其实就是草台班子,内部上下互相骗,骗员工,骗领导,骗同事,也骗客户,被发现了都是 死不认错。2. 给客户开车门,不过是宣传营销手段,哪有什么对用户真诚拿客户当朋友,你也... -
孙宇晨30亿WLFI代币遭特朗普项目方冻结 币圈总统级割韭菜闹剧内幕曝光
Lucas卢卡斯$WLFI #非农就业数据来袭这个币从一开始预热,到上市一直都很火,又是特朗普站台,又是孙割操盘,目前搞成这个样子不得不说孙割惯用伎俩不仅割散户,他是连总统都割啊👍这可好被拉黑了,有种分赃不均起内讧的感觉😅$WLFI... -
币圈玩家四大类型:投资者、技术人员、交易员与网络爱好者
森哥加密炒币的人主要以下几类,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投资者 :俗称老韭菜,博主应该算是这类人。他们通常是有一定财务能力和投资经验的人。他们经历了币圈多轮牛熊的洗礼,知道币圈赚钱的正确打开方式,认为加密货币是一个有潜力的投资市场,可以... -
币圈交易:资本屠宰场,普通人需谨慎涉足
Christo - 二狗币圈交易是一场怎样的游戏?是一场资本对妄想一夜暴富人的屠宰地,现在随着更多机构的入场说实话币圈已经不再适合普通人投资了不论是合约还是现货,除非你真的能坚持住只定投大饼二饼最多再加一个sol,其他的山寨币再去碰99%的人到最后都是一场有... -
币圈品牌重塑背后的真相:项目方与交易所联手割韭菜?
老俞.eth币圈真是巨大的骗局,说增发就增发。项目方自己都觉得K线实在太难看了,老韭菜不玩,新韭菜一看走势不敢买。于是乎,项目方就变着法的割韭菜,来一句高端的话术:"品牌重塑"。跌这逼样子,重塑你妈呢?谁是帮凶?交易所啊。建议各大交易所规定,品牌重塑没问... -
币圈波动加剧,主流币坚守阵地,合约玩家需谨慎,年后再战市场
看着你们爆兄弟们.先撤了.留下的都是主流币跟多年的老币看见很多合约爆仓.现货都亏损.这些狗庄真的是吃人不吐骨头我的筹码虽然不带血.但是利润回吐也有50%更何况广场里玩合约的兄弟好自为之吧 好好过个年 然后咱们继续发财!$BTC $ADA $BNB... -
资本操纵与持币策略:应对Trump币圈新动态的见解
天空的彼端trump这波带入了太多的新人,被人拿枪当炮使了还不知道。首先说下池子问题,池子是有多个不是只有一个,见图。目前的流动性基本都在第三个池子,成交额基本都在那上面要切换了才能看到。再来说说有些资本开机器人吸筹砸盘做空捞钱的事。它是这样... -
专注投研,挖掘优质山寨:币圈自由市场中的民营企业价值
rulework分享我对山寨的看法,目前市场上甚尘嚣上的说法是山寨币的数量太多了,资金根本拉不动,这个说法是纯胡扯,要知道币圈可完全不同于A股,在缅A发型上市的股票必然得有资金接盘,而币圈拥有完全自由的经济市场,在缅A退市一家股票流程极长难度极高,而在币... -
币圈氛围转淡,山寨玩家亏损严重:大饼未至顶部,市场静待转机
财经悟空pro上一轮过年时币圈充满喜庆乐观的氛围,这次没感受到啊。大饼还在10.3W,但95%的山寨玩家已经本金亏没了,大饼不论技术上面的周线月线,还有周期时间,情绪,包括各类其它指标参考,完全没到顶部区间最差的结果大饼老美国家储备利好没兑现,以太升级质押ET... -
币圈非提款机:高波动高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户笔记币圈不是"提款机"- 很多人误以为币圈是"一夜暴富"的地方,但其实它是一个高波动、高风险的市场。- 90%以上的投资者最终都会亏损,尤其是小白用户。- 币圈的本质是投资+投机,既需要专业知识,也需要运气。$BEL...
-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