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钱荒”解析:美联储与财政部双重压力下的资产齐跌!
web3唐三1
@Dufo46007218ma
2025-11-05
过去一周,全球市场陷入罕见的 “集体哑火”:标普 500 高位连跌三日,比特币从 10.8 万美元骤跌至 9.8 万美元,连避险属性拉满的黄金都从 4381 美元 / 盎司砸至 3930 美元附近。无数投资者惊呼 “看不懂”——10 月 30 日美联储刚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理论上的 “放水时刻”,为何市场反而陷入 “钱荒”?
答案藏在流动性的 “隐形战场”:当美国财政部化身 “超级吸金兽”,叠加美联储缩表未停的 “双重绞杀”,降息释放的这点流动性如同杯水车薪。这场由政策 “错拍” 引发的资金断层,才是所有资产齐跌的真正元凶。
一、降息反紧:流动性市场的 “诡异悖论”
降息本应是宽松的信号,但当前美国货币市场却出现三个反常迹象,暴露了流动性的真实困境。
1. 利率倒挂:银行借钱成本高过央行利率
最刺眼的警示来自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 这个反映银行间短期拆借成本的核心指标,在降息后非但没降,反而飙升至 4.22%,比美联储设定的准备金利率高出 32 个基点,创下 2020 年疫情以来的最大利差。
这意味着银行从同行手里借钱,要比从央行借钱付出更高成本。更危险的是,另一个关键利率 —— 三方一般担保利率(TGCR)与隔夜 IORB 的利差也飙升至 25 个基点,同样达到疫情以来峰值。就像医院里的重症监护仪频频报警,这些利率数据正在宣告:金融系统的 “血液流通” 出了大问题。
2. 紧急借贷暴增:银行集体 “求救” 美联储
利率飙升的背后,是银行体系的现金储备告急。10 月底,美联储的常备回购便利工具(SRF)使用规模一度冲破 503.5 亿美元,创下该工具 2021 年推出以来的纪录高点。即便月末效应消退,11 月 3 日的借款规模仍有 220 亿美元,稳居历史第二高位。
要知道,SRF 本是美联储为应对 “极端钱荒” 设立的 “最后贷款人” 工具,正常时期几乎无人问津,动用规模往往只有数百万美元。如今数百亿的借款量,相当于银行集体向美联储 “求救”,印证了市场短期资金的极度匮乏。
3. 流动性蓄水池枯竭:缓冲垫彻底失效
过去用来吸收过剩流动性的 “蓄水池”—— 隔夜逆回购(ON RRP),如今已接近干涸。其规模从 2022 年末的 2.5 万亿美元峰值,骤降至不足 7000 亿美元,缩水超 1.8 万亿美元。更关键的是,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余额已跌至 2.85 万亿美元,创下 2021 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意味着市场失去了最后的流动性缓冲垫。2023 年之前,逆回购还能充当 “海绵” 吸收多余资金,如今海绵已挤干,缩表和发债的压力直接传导至银行体系,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 “钱荒”。
二、双重绞杀:财政部与美联储的 “抽水接力”
流动性之所以陷入绝境,本质是财政部和美联储的政策形成 “反向合力”,如同两只大手同时拧紧了资金的 “水龙头”。
1. 政府停摆:TGA 账户的 “万亿蓄水”
持续 35 天的美国政府停摆,把财政部逼成了 “吸血机”。由于无法正常获取税收和新预算,财政部只能疯狂发行短期国债筹措资金,硬生生把 TGA 账户(财政部一般账户)的现金储备从 3000 亿美元抬升至 1 万亿美元,创下近 5 年新高。
这笔钱本该在市场中流通 —— 支付供应商货款、发放社保福利、注入基建项目,但现在全被 “锁” 在国库。更致命的是,外国商业银行成了最大受害者,其持有的现金资产在 4 个月内暴跌 3000 亿美元,从 1.5 万亿美元跌至 1.173 万亿美元,这些资金变相被财政部 “征用” 以维持运转。相当于市场被强行抽走 7000 亿美元流动性,这比三次降息释放的资金还多。
2. 缩表未停:美联储的 “持续抽血”
雪上加霜的是,美联储的缩表进程仍在继续。尽管 10 月 30 日宣布 12 月 1 日结束量化紧缩(QT),但 11 月的市场仍在承受缩表的余压 —— 截至目前,美联储已通过缩表从市场抽离超 1 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规模从 9 万亿美元峰值降至 6.6 万亿美元。
一边是财政部发债 “吸钱”,一边是美联储不续作国债 “收钱”,两只 “吞金兽” 叠加,让市场陷入 “失血循环”。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有分析指出,若不是 TGA 账户飙升 7000 亿美元,美联储本无需提前结束缩表 —— 财政政策反而成了货币政策的 “指挥棒”。
这种政策 “错拍” 并非首次,但此次后果尤为严重。财政部为保运转 “竭泽而渔”,美联储为控通胀 “按部就班”,最终买单的却是全球投资者。
三、资产齐跌:一场 “被动卖资产” 的连锁反应
当短期美元变得比黄金还珍贵,机构只能启动 “求生模式”—— 不计成本抛售资产换现金。这就解释了为何所有资产会同步下跌,这不是信心崩塌,而是现金流危机。
1. 风险资产首当其冲:从科技股到加密货币
对流动性最敏感的资产,最先遭受冲击:
美股科技股领跌,纳斯达克一周回调超 1.6%,AI 与芯片板块资金撤离明显,英伟达单周跌幅达 4.2%;
加密货币沦为 “重灾区”,比特币日内波动超 5%,以太坊跌破 3100 美元,全网 24 小时爆仓金额超 8 亿美元,大量高杠杆多头被强制平仓;
原油也未能幸免,布伦特原油从 89 美元 / 桶跌至 84 美元,抹去本月全部涨幅。
2. 避险资产失效:黄金也被拿来换现金
更反常的是黄金的下跌。作为传统避险工具,黄金本应在市场动荡时上涨,但此次却从年内高点暴跌 10.3%。原因很简单:机构的流动性缺口太大,连 “避险圣物” 都要被抛售变现。
这种 “无差别抛售” 正是 “被动去杠杆” 的典型特征。EPFR 数据显示,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飙升至万亿美元级别,资金正疯狂涌入现金类资产 —— 不是投资者不看好其他资产,而是他们急需现金填补头寸。2019 年 9 月回购危机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资产普跌,当时的导火索也是流动性枯竭。
四、破局信号:流动性拐点的 “三大密码”
尽管短期市场承压,但不必过度恐慌。这场 “钱荒” 是人为造成的,解决起来也有明确路径。投资者需紧盯三个信号,它们将预示流动性的回归。
1. TGA 账户余额下降:财政 “放水” 的起点
政府停摆一旦结束,财政部将不再需要 “疯狂蓄水”,TGA 账户的 1 万亿美元现金会逐步流向市场 —— 支付供应商账款、发放社保资金、重启基建项目。这些资金会通过企业和个人存款重新进入银行体系,相当于一次 “隐性 QE”。
2021 年曾出现过几乎相同的场景:政府停摆结束后,TGA 账户余额在一个月内下降 400 亿美元,同期标普 500 上涨 5.3%,比特币反弹超 18%。对投资者而言,需每天查看美国财政部官网的 TGA 余额数据,其持续下降将是流动性宽松的第一信号。
2. SOFR 利率回落:短期资金压力的 “晴雨表”
SOFR 利率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是观察资金紧张程度的最佳窗口。当前 32 个基点的利差若收窄至 5 个基点以内,说明银行间借贷成本回归正常,短期 “钱荒” 缓解。
同时,美联储的 SRF 使用规模也需重点跟踪。若该规模回落至 10 亿美元以下,意味着银行无需再向美联储 “求救”,市场自身的流动性循环已恢复。2023 年 11 月流动性缓解时,SRF 用量曾连续两周维持在 1 亿美元以下,这一规律值得借鉴。
3. 缩表正式结束:长期流动性的 “定心丸”
12 月 1 日美联储将正式停止缩表,这会从根本上停止 “抽水”。更重要的是,美联储计划将到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本金收益重新投资于短期国债,这相当于向市场注入增量资金。
历史数据显示,2019 年美联储结束缩表后,市场流动性在两个月内明显改善,标普 500 和比特币分别上涨 8.2% 和 12.5%。此次叠加财政部的资金释放,流动性反弹力度可能更强。
五、生存策略:等 “水来” 前的 3 件必做之事
在流动性周期转向的关键节点,盲目抄底或恐慌割肉都是大忌。当前最该做的,是做好 “蓄水” 准备,等待拐点出现。
1. 仓位管理:用 “现金安全垫” 扛过寒冬
永远保留 30% 以上的现金仓位!流动性紧缩期,资产波动会被放大,满仓操作极易被 “被动平仓”。建议清掉所有高杠杆合约,将仓位调整为 “现金 + 核心资产” 的组合 —— 核心资产可选择现货 ETF 持仓较高的比特币、标普 500ETF 等,这类资产在流动性恢复时反弹最快。
2. 指标跟踪:建立自己的 “流动性监测表”
每天花 10 分钟跟踪三个核心数据,远比盯 K 线有用:
财政部 TGA 余额(美国财政部官网每日更新);
SOFR 利率与准备金利率利差(美联储官网每日更新);
美联储 SRF 使用规模(美联储官网每日更新)。
当这三个指标同时出现改善信号(TGA 下降、利差收窄、SRF 用量回落),就是逐步加仓的时机。
3. 资产选择:瞄准 “高弹性 + 强基本面” 标的
流动性回归时,资金会优先流向两类资产:一是高弹性的核心品种,如比特币(现货 ETF 持仓超 280 亿美元)、纳斯达克 100 指数(科技股盈利韧性强);二是估值处于低位的价值资产,如能源股(当前市盈率仅 12 倍,低于历史均值)。
避开小市值币种、无盈利支撑的垃圾股,这些资产在流动性枯竭时跌得最惨,恢复时也最慢。微策略等机构在此次下跌中逆势增持比特币,正是看中了其 “流动性敏感 + 稀缺性支撑” 的双重属性。#巨鲸动向
答案藏在流动性的 “隐形战场”:当美国财政部化身 “超级吸金兽”,叠加美联储缩表未停的 “双重绞杀”,降息释放的这点流动性如同杯水车薪。这场由政策 “错拍” 引发的资金断层,才是所有资产齐跌的真正元凶。
一、降息反紧:流动性市场的 “诡异悖论”
降息本应是宽松的信号,但当前美国货币市场却出现三个反常迹象,暴露了流动性的真实困境。
1. 利率倒挂:银行借钱成本高过央行利率
最刺眼的警示来自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 这个反映银行间短期拆借成本的核心指标,在降息后非但没降,反而飙升至 4.22%,比美联储设定的准备金利率高出 32 个基点,创下 2020 年疫情以来的最大利差。
这意味着银行从同行手里借钱,要比从央行借钱付出更高成本。更危险的是,另一个关键利率 —— 三方一般担保利率(TGCR)与隔夜 IORB 的利差也飙升至 25 个基点,同样达到疫情以来峰值。就像医院里的重症监护仪频频报警,这些利率数据正在宣告:金融系统的 “血液流通” 出了大问题。
2. 紧急借贷暴增:银行集体 “求救” 美联储
利率飙升的背后,是银行体系的现金储备告急。10 月底,美联储的常备回购便利工具(SRF)使用规模一度冲破 503.5 亿美元,创下该工具 2021 年推出以来的纪录高点。即便月末效应消退,11 月 3 日的借款规模仍有 220 亿美元,稳居历史第二高位。
要知道,SRF 本是美联储为应对 “极端钱荒” 设立的 “最后贷款人” 工具,正常时期几乎无人问津,动用规模往往只有数百万美元。如今数百亿的借款量,相当于银行集体向美联储 “求救”,印证了市场短期资金的极度匮乏。
3. 流动性蓄水池枯竭:缓冲垫彻底失效
过去用来吸收过剩流动性的 “蓄水池”—— 隔夜逆回购(ON RRP),如今已接近干涸。其规模从 2022 年末的 2.5 万亿美元峰值,骤降至不足 7000 亿美元,缩水超 1.8 万亿美元。更关键的是,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余额已跌至 2.85 万亿美元,创下 2021 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意味着市场失去了最后的流动性缓冲垫。2023 年之前,逆回购还能充当 “海绵” 吸收多余资金,如今海绵已挤干,缩表和发债的压力直接传导至银行体系,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 “钱荒”。
二、双重绞杀:财政部与美联储的 “抽水接力”
流动性之所以陷入绝境,本质是财政部和美联储的政策形成 “反向合力”,如同两只大手同时拧紧了资金的 “水龙头”。
1. 政府停摆:TGA 账户的 “万亿蓄水”
持续 35 天的美国政府停摆,把财政部逼成了 “吸血机”。由于无法正常获取税收和新预算,财政部只能疯狂发行短期国债筹措资金,硬生生把 TGA 账户(财政部一般账户)的现金储备从 3000 亿美元抬升至 1 万亿美元,创下近 5 年新高。
这笔钱本该在市场中流通 —— 支付供应商货款、发放社保福利、注入基建项目,但现在全被 “锁” 在国库。更致命的是,外国商业银行成了最大受害者,其持有的现金资产在 4 个月内暴跌 3000 亿美元,从 1.5 万亿美元跌至 1.173 万亿美元,这些资金变相被财政部 “征用” 以维持运转。相当于市场被强行抽走 7000 亿美元流动性,这比三次降息释放的资金还多。
2. 缩表未停:美联储的 “持续抽血”
雪上加霜的是,美联储的缩表进程仍在继续。尽管 10 月 30 日宣布 12 月 1 日结束量化紧缩(QT),但 11 月的市场仍在承受缩表的余压 —— 截至目前,美联储已通过缩表从市场抽离超 1 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规模从 9 万亿美元峰值降至 6.6 万亿美元。
一边是财政部发债 “吸钱”,一边是美联储不续作国债 “收钱”,两只 “吞金兽” 叠加,让市场陷入 “失血循环”。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有分析指出,若不是 TGA 账户飙升 7000 亿美元,美联储本无需提前结束缩表 —— 财政政策反而成了货币政策的 “指挥棒”。
这种政策 “错拍” 并非首次,但此次后果尤为严重。财政部为保运转 “竭泽而渔”,美联储为控通胀 “按部就班”,最终买单的却是全球投资者。
三、资产齐跌:一场 “被动卖资产” 的连锁反应
当短期美元变得比黄金还珍贵,机构只能启动 “求生模式”—— 不计成本抛售资产换现金。这就解释了为何所有资产会同步下跌,这不是信心崩塌,而是现金流危机。
1. 风险资产首当其冲:从科技股到加密货币
对流动性最敏感的资产,最先遭受冲击:
美股科技股领跌,纳斯达克一周回调超 1.6%,AI 与芯片板块资金撤离明显,英伟达单周跌幅达 4.2%;
加密货币沦为 “重灾区”,比特币日内波动超 5%,以太坊跌破 3100 美元,全网 24 小时爆仓金额超 8 亿美元,大量高杠杆多头被强制平仓;
原油也未能幸免,布伦特原油从 89 美元 / 桶跌至 84 美元,抹去本月全部涨幅。
2. 避险资产失效:黄金也被拿来换现金
更反常的是黄金的下跌。作为传统避险工具,黄金本应在市场动荡时上涨,但此次却从年内高点暴跌 10.3%。原因很简单:机构的流动性缺口太大,连 “避险圣物” 都要被抛售变现。
这种 “无差别抛售” 正是 “被动去杠杆” 的典型特征。EPFR 数据显示,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飙升至万亿美元级别,资金正疯狂涌入现金类资产 —— 不是投资者不看好其他资产,而是他们急需现金填补头寸。2019 年 9 月回购危机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资产普跌,当时的导火索也是流动性枯竭。
四、破局信号:流动性拐点的 “三大密码”
尽管短期市场承压,但不必过度恐慌。这场 “钱荒” 是人为造成的,解决起来也有明确路径。投资者需紧盯三个信号,它们将预示流动性的回归。
1. TGA 账户余额下降:财政 “放水” 的起点
政府停摆一旦结束,财政部将不再需要 “疯狂蓄水”,TGA 账户的 1 万亿美元现金会逐步流向市场 —— 支付供应商账款、发放社保资金、重启基建项目。这些资金会通过企业和个人存款重新进入银行体系,相当于一次 “隐性 QE”。
2021 年曾出现过几乎相同的场景:政府停摆结束后,TGA 账户余额在一个月内下降 400 亿美元,同期标普 500 上涨 5.3%,比特币反弹超 18%。对投资者而言,需每天查看美国财政部官网的 TGA 余额数据,其持续下降将是流动性宽松的第一信号。
2. SOFR 利率回落:短期资金压力的 “晴雨表”
SOFR 利率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是观察资金紧张程度的最佳窗口。当前 32 个基点的利差若收窄至 5 个基点以内,说明银行间借贷成本回归正常,短期 “钱荒” 缓解。
同时,美联储的 SRF 使用规模也需重点跟踪。若该规模回落至 10 亿美元以下,意味着银行无需再向美联储 “求救”,市场自身的流动性循环已恢复。2023 年 11 月流动性缓解时,SRF 用量曾连续两周维持在 1 亿美元以下,这一规律值得借鉴。
3. 缩表正式结束:长期流动性的 “定心丸”
12 月 1 日美联储将正式停止缩表,这会从根本上停止 “抽水”。更重要的是,美联储计划将到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本金收益重新投资于短期国债,这相当于向市场注入增量资金。
历史数据显示,2019 年美联储结束缩表后,市场流动性在两个月内明显改善,标普 500 和比特币分别上涨 8.2% 和 12.5%。此次叠加财政部的资金释放,流动性反弹力度可能更强。
五、生存策略:等 “水来” 前的 3 件必做之事
在流动性周期转向的关键节点,盲目抄底或恐慌割肉都是大忌。当前最该做的,是做好 “蓄水” 准备,等待拐点出现。
1. 仓位管理:用 “现金安全垫” 扛过寒冬
永远保留 30% 以上的现金仓位!流动性紧缩期,资产波动会被放大,满仓操作极易被 “被动平仓”。建议清掉所有高杠杆合约,将仓位调整为 “现金 + 核心资产” 的组合 —— 核心资产可选择现货 ETF 持仓较高的比特币、标普 500ETF 等,这类资产在流动性恢复时反弹最快。
2. 指标跟踪:建立自己的 “流动性监测表”
每天花 10 分钟跟踪三个核心数据,远比盯 K 线有用:
财政部 TGA 余额(美国财政部官网每日更新);
SOFR 利率与准备金利率利差(美联储官网每日更新);
美联储 SRF 使用规模(美联储官网每日更新)。
当这三个指标同时出现改善信号(TGA 下降、利差收窄、SRF 用量回落),就是逐步加仓的时机。
3. 资产选择:瞄准 “高弹性 + 强基本面” 标的
流动性回归时,资金会优先流向两类资产:一是高弹性的核心品种,如比特币(现货 ETF 持仓超 280 亿美元)、纳斯达克 100 指数(科技股盈利韧性强);二是估值处于低位的价值资产,如能源股(当前市盈率仅 12 倍,低于历史均值)。
避开小市值币种、无盈利支撑的垃圾股,这些资产在流动性枯竭时跌得最惨,恢复时也最慢。微策略等机构在此次下跌中逆势增持比特币,正是看中了其 “流动性敏感 + 稀缺性支撑” 的双重属性。#巨鲸动向
-

欧美经济数据与美联储讲话双重冲击:加密市场今夜行情波动全解析与实战策略
A苏小婉-crypto今夜,加密市场将迎来"数据轰炸"考验——欧美经济数据密集出炉叠加美联储核心人物表态,行情波动率或直线拉满!废话不多说,直接拆解关键变量与操作逻辑,助你精准应对市场波动。一、核心数据:决定资金流向的"指挥棒"今晚需重点聚焦三大类... -

币圈行情分析:大盘反弹,重点币种支撑与压力位解析
Crypto泡投昨夜今日,大盘拉升,最近的行情跟南方的天气一样,终于见了一天太阳,上次除了分析大家的币之外只推荐了一个币,ens,领跑了涨幅榜,所以每次更文有推荐的,没有仓位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btc虽然反弹了,但是仍在筑底的过程中,但已经走出了前段时间连续下跌的... -

7.8 以太坊行情解析:短期反弹非反转,关注压力与支撑位
鸣哥 JCT2257.8 以太坊行情解析涨一天,跌两天,这行情玩死一堆人,鸣哥强调了很多次,目前还在回调趋势中,只是短暂的反弹不是反转,按照鸣哥的交易系统去操作,能避免很多错误的事情发生。ETH今天日内参考压力可关注:3000/3027/3075,日内支撑可参考:2825/2775/2727,... -

全球市场暴跌预示美联储可能紧急降息 未来走势或迎超级大牛市
币圈猫猫头$BTC 一切如我的想象,但是叠加美国萨姆衰退指标触发,来了一波暴力下跌,美股、日经全球市场都有华尔街资本提前抢跑,但是今年是大选年,现在如果这波真的出现危机,美联储会瞬间降息到0的!所以这波下跌就是相当于提前引爆了,像20年312那种行情可能不... -

全球市场关注9月降息幅度,美联储决议即将公布
A南星加密论是否需要紧急降息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考虑多种经济数据和预测,包括经济数据、市场表现、通胀率、失业率、全球经济状况等。不过,现阶段可以确定的是,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不安,市场已经开始从9月是否降息转向降息幅度。投资者和分析师普遍预... -

全球资产上涨唯独比特币下跌:市场动向与政府干预解析
加密赖神尽管PPI、CPI数据都是利好消息,昨晚全球资产几乎都在上涨,为什么只有饼子在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门头沟的清算还在进行,还是美国政府出货,又或是狗庄恶意操盘,专割韭菜?据我了解,一笔高达6亿美元的巨额BTC,从一个未知钱包悄然转移至CB交易所。$B... -

BTC面临布林中轨压力,缠论解析与操作建议
高山说缠论#缠论解析 #btcBTC大饼当下面临日线布林中轨压力,耐心等待高位窄幅震荡后的突破,做好风控为前提,今日晚上有事,公开直播缠论解析将在中午12点进行~在应用缠论开始实际操作前,要先训练看懂所有以往的走势,能通过理论对已有的走势进行分析,如果连静...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的反向投资策略解析
比特币TGL目前很多人预测美联储降息会跌,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主要是现在大家好像都觉得会跌📉,这种气氛过于浓重了。所以我觉得真不一定跌下去。如果降息25个基点,我觉得就是符合预期,市场对接下来的信心也足。大家想一想,有几次大家预期会跌,结果真的跌的... -

SOL区间震荡,短线支撑与压力解析
七十二时kol$SOL 很久没看这个币了自从上次大户出货后一直久萎靡不振一直就在127—140区间箱体震荡当前参考关注:短线支撑:128—125短线压力:136—139#美联储利率决议即将公布... -

BNB价格关键点位解析:支撑与压力位置全览
一哥交易经$BNB第二个位置 666-662第三个位置 633压力位置第一个位置 705第二个位置 713第三个位置 720-723每日行情解析,点赞关注不迷路.#bnb...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