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不买比特币,却为币圈“开绿灯”
内容提要:美联储近期放宽加密货币监管,撤销多项限制政策,允许银行自由参与加密业务,推动比特币单日暴涨8%突破32000美元。稳定币获官方认可成为金融基建核心,但存在透明度争议和金融风险。这一政策转向源于政治压力、国际竞争和行业倒逼,将加速传统金融机构入场,重构全球金融格局。建议投资者适度配置加密资产,同时警惕政策反复和市场风险,把握合规赛道机会。
政策巨变:美联储“撤回令”引爆币圈狂欢
“我们无权购买比特币,但正在为加密世界拆除栅栏。”——鲍威尔在6月25日的国会听证会上首次明确表态。
近日,美联储宣布撤回2018年以来针对加密货币的多项监管指引,包括要求银行在开展加密业务前必须提前45天报备的“窒息式”政策。这意味着:
-
银行可自由参与加密市场
从托管比特币到发行稳定币,无需再向监管层层申请;
-
传统金融机构入场加速
摩根大通、渣打等巨头或将大规模布局加密资产;
-
监管逻辑大转型
从“严防死守”转向“风险可控的创新包容”。
市场反应:比特币单日暴涨8%,突破32,000美元大关,创两年新高。国泰君安国际等获牌照的机构股价更是单日飙涨近200%。
稳定币“转正”:从灰色地带到金融基建核心
鲍威尔特别强调,稳定币已不再是“实验品”,而是金融体系不可忽视的力量:
-
交易规模碾压Visa
USDT、USDC年交易额达28万亿美元,超信用卡巨头总和;
-
跨境支付革命
手续费从传统汇款的6.6%降至1%,到账时间从5天缩至5分钟;
-
百亿美债需求
稳定币发行商持有1200亿美元美债,规模堪比德国政府。
但风险犹存:
-
透明度争议
Tether等发行商仍被质疑储备资产真实性,监管要求100%储备金能否落实?
-
金融脱媒冲击
若存款大规模流向稳定币,或重演“硅谷银行危机”式流动性风险。
鲍威尔“阳谋”:一场全球金融话语权的暗战
美联储的突然转向绝非偶然,背后是三重博弈:
-
政治压力
特朗普政府力推“加密之都”战略,要求撤销“反加密歧视政策”;
-
国际竞争
欧盟、新加坡加速推进加密法案,美国不愿失去数字金融主导权;
-
行业倒逼
美国银行加密收入仅占0.3%,远低于英国1.5%,监管松绑迫在眉睫。
鲍威尔的平衡术:
-
放行合规业务
允许银行参与稳定币发行,但要求“强化反洗钱审查”;
-
警惕去中心化风险
对DeFi、匿名币仍持审慎态度,防止系统性风险。
加密资产将如何改写金融规则?
短期机会:
-
机构涌入
传统银行、支付巨头加速布局,合规加密基金或成新风口;
-
监管套利
香港、新加坡牌照争夺战白热化,跨境资本流动更隐蔽。
长期挑战:
-
美元霸权重构
99%稳定币挂钩美元,但欧盟、香港正推动多元货币稳定币;
-
货币政策失效
若资金大规模流向加密体系,美联储降息/加息效力或大打折扣。
普通投资者如何应对?
策略建议:
-
配置加密资产
可占投资组合5%-10%,优先选择比特币、合规稳定币;
-
警惕政策反复
关注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若通胀反弹或引发监管回调;
-
押注合规赛道
加密ETF、持牌交易所股票(如Coinbase)更具安全性。
风险提示:
-
黑天鹅事件
地缘冲突、交易所暴雷仍可能引发暴跌;
-
监管“秋后算账”
SEC或对历史违规项目追溯处罚。
一场比互联网更颠覆的金融革命
鲍威尔的“撤退”,实则是加密世界进击的号角。当美联储亲手拆掉监管高墙,我们迎来的不仅是牛市,更是一个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体系深度融合的新时代。
“未来十年,不懂加密资产的投资者,或将错失最大的财富浪潮。”——华尔街某对冲基金合伙人
你认为美联储松绑加密监管是利好还是隐患?
- 相关资讯
-
币圈震撼华尔街:交易所卖股大计,监管会开绿灯吗?
为何大多数币圈人不买比特币?嫌晚还是嫌贵?
一年一度519,币圈惨案回顾与警示!
知名币圈KOL质疑以太坊基金会高额“顾问费”损害社群利益:V神如何回应?
KOL在币圈:毒药还是金钥匙?网红揭秘加密市场致富之道
币圈喜报!SEC批准现货以太坊ETF关键文件获通过
系统性矛盾升级,散户与币圈VC激战正酣
五月底币圈重磅资讯大揭秘:Uni、Link、Ethfi、Pepe、ena等热门币种及OKX交易所动态抢先看
币圈合约资金费率:影响你盈亏的关键秘密!
市场融资新动态对辉达科技股及迷因赛道影响解析,以太锁仓机制详解,币圈新闻特报 - 议题讨论 98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