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币圈资讯 > 正文

标普B-评级揭示加密财库风险:740亿比特币持仓的背后真相

币先知2025-10-29 来源:币先知

内容提要:标普全球评级首次给予比特币财库模式开创者StrategyB-垃圾级评级,指出其资产高度集中于比特币、存在债务与流动性错配、货币错配及资本结构薄弱等风险。该评级暴露了此类公司依赖融资购币模式的可持续性隐患,可能收紧行业融资环境并加速市场分化,同时也标志着传统金融体系开始将加密资产纳入正式评估框架,是行业合规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标普B-评级揭示加密财库风险:740亿比特币持仓的背后真相

一、评级核心信息与背后逻辑

1. 评级关键结论

标普全球评级于 2025 年 10 月 27 日首次对 “比特币财库” 模式开创者 Strategy(原 MicroStrategy)给出信用评级 ——B - 级 “垃圾级”,评级展望为 “稳定”,距离投资级仍有六档差距。这是全球首例针对加密财库类公司的信用评级,标志着传统金融评级体系正式将此类新型资产配置主体纳入评估框架。

2. 核心评级依据

标普的负面评价集中于四大结构性风险:资产高度集中风险

:公司通过债股融资累计持有公允价值约 740 亿美元的比特币,资产负债表几乎由单一加密资产主导,而 “比特币的市场风险与传统金融风险不相关且可能极端”。债务与流动性错配

:已发行 150 亿美元可转债及优先股,其中 50 亿美元 “价外可转债” 2028 年到期,且自 2025 年 10 月起每年需支付超 6.4 亿美元优先股股息。标普警告,若比特币价格暴跌与债务到期重叠,公司可能被迫低位抛售比特币,或因重组融资工具触发 “等同违约”。货币错配隐患

:资产以比特币计价,但偿债、分红义务均需美元支付,公司近期只能依赖增发普通股换取现金履约,持续稀释股东权益。资本结构薄弱

:风险调整后资本(RAC)为负值,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收益完全依赖比特币价格升值,缺乏传统业务支撑。

标普同时指出,“良好的资本市场可达性” 与 “短期无债务到期” 是仅有的风险对冲因素,若未来能改善美元流动性、降低可转债依赖,评级存在上调空间。

二、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多维影响

1. 对加密财库模式的标杆性冲击

Strategy 作为全球加密财库龙头,其模式已被逾百家公司效仿,合计带动 1080 亿美元比特币配置(占流通总量 4.7%)。此次评级暴露的风险点将引发连锁反应:行业融资环境收紧

:标普的 “垃圾级” 定性可能加剧投资者对同类公司的担忧。此前 Strategy 已因增发新股违背承诺导致 “比特币持仓溢价” 大幅缩水,mNAV(比特币持仓倍数)从峰值 3.4 倍降至 1.57 倍,评级落地或进一步压制同类公司的股权融资能力。模式可持续性遭质疑

:摩根大通此前已指出,标普 500 拒绝 Strategy 入指反映出对 “比特币基金式企业” 的谨慎态度,此次评级强化了这一认知 —— 依赖 “融资购币 - 溢价扩张” 的循环模式,在传统金融风险评估体系下存在先天缺陷。

2. 对比特币市场的双重影响短期情绪压制与流动性风险

:评级揭示的 “低位抛售” 风险可能成为市场潜在利空。若比特币价格回调至关键点位,投资者对 Strategy 被动减持的担忧可能引发连锁抛售,尤其当前其持仓规模占比已具备市场影响能力。长期估值逻辑重塑

:标普明确将比特币的 “非相关性极端风险” 纳入评估,打破了部分机构对其 “避险资产” 的认知。但另一方面,评级本身意味着传统金融体系开始正视比特币的资产属性,为后续合规化估值提供了参考框架。

3. 加速加密行业的分化与合规进程

此次评级与 Coinbase 入选标普 500 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因 “资产单一化” 被归为垃圾级,后者因 “合规运营 + 多元业务” 获主流认可。这一差异可能引导市场资金流向具备实际业务支撑的加密公司(如交易所、矿企),而非纯粹的 “囤币财库”。

同时,监管层可能以评级标准为参考,强化对加密财库类企业的融资监管。此前纳斯达克已要求此类公司增发新股需获股东批准,标普的风险框架或推动更多司法辖区出台针对性规则。

三、总结: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首次 “正式对话”

Strategy 的 B - 评级本质是传统信用评估体系与新型加密资产模式的首次碰撞:标普既未因 “加密属性” 全盘否定,也未忽视其结构性风险,而是给出了基于现有框架的务实评价。对加密货币市场而言,这既是短期利空的 “压力测试”,也是长期合规化的 “必经之路”—— 只有当资产配置模式能被传统金融逻辑理解和评估时,加密资产才能真正融入主流金融体系。

相关话题
相关资讯
您可能喜欢的标签
猜你喜欢

2JMTT.com Copyright ©加密头条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密头条,探索加密世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