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币圈资讯 > 正文

16亿港元毁灭!香港币圈JPEX骗局全揭秘与教训

2025-11-16 来源:链共识

内容提要:JPEX骗局是香港史上最大币圈诈骗案,涉案16亿港元。该平台通过虚假宣传多国牌照、高额收益(如20%年化利率)及利用KOL和线下广告进行推广,诱使投资者投入资金。2023年9月,平台无法提现后崩盘,警方两年内逮捕80人并对3名主脑发出红色通缉令。此案警示投资者务必警惕高息诱惑,核实平台牌照资质,切勿轻信网红推荐。

2025年11月,一则来自香港警队的通报,让沉寂两年的JPEX币圈骗局再次震惊全网——16人被正式检控,3名主脑遭国际刑警红色通缉,累计80人被捕,2700多名投资者血本无归,涉案金额高达16亿港元。这场被称为“香港史上最大币圈暴雷”的事件,从高息诱惑到监管预警,从平台崩盘到跨国追凶,完整上演了一场虚拟资产骗局的狂欢与崩塌。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看清币圈陷阱的真面目。

16亿港元毁灭!香港币圈JPEX骗局全揭秘与教训

崩盘前奏:从“高息神话”到提现冻结的48小时惊魂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9月17日,那天无数JPEX用户发现,自己账户里的虚拟资产突然无法提现。就在大家以为是系统故障时,香港证监会(SFC)的一则警告如惊雷炸响:JPEX从未获得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属于无牌非法运营!

恐慌像潮水般蔓延,短短两天内,警方就接到了上千宗报案。更令人震惊的是,9月19日,警方就展开“铁关行动”,首批逮捕8人,其中就包括拥有15万Instagram粉丝的知名KOL林作。这个牛津毕业的前律师、保险代理,在此前两个月里频繁通过直播、讲座宣称:“JPEX拿到了美国、加拿大、迪拜等多国牌照,我有独家消息,绝对安全!”正是这些虚假承诺,让大批粉丝心甘情愿投入资金。

此时的投资者们还不知道,这场崩盘早已埋下伏笔。早在当年7月,内地就有用户反映提现困难,甚至有人被平台诱骗到香港“解决问题”,结果在上水街头遭到伏击殴打。只是当时的预警,被铺天盖地的广告和KOL宣传掩盖了。

骗局揭秘:如何用“伪牌照+高息”织就暴富幻象?

JPEX的崛起,堪称一场精心策划的“造富秀”。2020年在迪拜注册成立后,这个自称“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的机构,把主攻市场瞄准了香港。

最直观的冲击来自线下广告——地铁站、公交车身、购物中心外墙,随处可见JPEX的宣传海报,甚至标注着“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字样,营造出“官方认证”的假象。更诱人的是其核心产品“Earn”:比特币年化收益20%、以太坊21%、稳定币USDT19%。要知道,当时银行存款利率不足1%,这样的高回报足以让任何人动心。

为了让骗局更可信,JPEX宣称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迪拜VARA的金融牌照。但证监会调查后戳穿了谎言:这些所谓的“牌照”只允许做外汇兑换,跟虚拟资产交易毫无关系。日本金融厅和迪拜VARA也先后澄清:从未批准JPEX运营。

线下OTC门店(场外交易店)和KOL推广则构成了骗局的“最后一公里”。平台在香港开设多家OTC店,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投资者入金;同时拉拢林作、前TVB艺人陈怡(10万粉丝YouTuber)等网红,通过他们的社交账号反复灌输“低风险高回报”理念。直到崩盘前,这些推广活动都没有停止。

监管博弈:新制度下的监管漏洞与崩盘加速

其实,香港当时已经有了防范机制。2023年6月1日,香港正式实施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许可制度,要求所有平台必须拿到证监会牌照才能向散户提供服务。但JPEX压根没申请牌照,照样顶风作案。

2023年9月13日,证监会发布针对性警告,明确指出JPEX无牌运营,其高息产品涉嫌非法集资,并要求所有KOL立即停止推广。没想到这份警告反而被JPEX用来“反向营销”——平台当天就在官网发文,声称“证监会不公平打压”,还假惺惺地说“考虑撤回香港牌照申请”,把自己包装成“监管受害者”。

这番操作彻底点燃了恐慌情绪,投资者投诉量从数百宗飙升到1600多宗。4天后,JPEX终于露出真面目:先是宣布“第三方做市商冻结资金”,下架所有高息产品;接着把USDT提现手续费从10美元暴涨到999美元,而单次提现上限正好是1000美元——这意味着投资者辛苦操作一番,最终只能提到1美元,实质就是“冻结资产”。网友怒批:“这哪里是限制提现,分明是变相跑路!”

两年追凶:80人被捕与跨国红色通缉令

平台崩盘后,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接下了这块“硬骨头”。随着调查深入,一个涵盖“核心运营+OTC门店+KOL推广+资金洗钱”的完整犯罪网络浮出水面。

2023年10月,被捕人数增至28人,包括“Hong Coin”创始人、28岁KOL蔡晓东,他被查出通过社交账号和线下俱乐部引流,跟OTC店分成牟利。而这场追查一走就是两年,直到2025年11月5日,警方才宣布首轮正式检控——16名被告中,6人是JPEX核心成员,7人是OTC负责人和KOL(包括林作、陈怡),3人是资金洗白用的“名义账户持有人”。

更关键的是,国际刑警组织当天对3名主脑发出红色通缉令:27岁的莫俊廷、30岁的张俊成、28岁的郭浩伦。这三人被指主导了整个骗局的资金转移和洗钱,早已逃到海外。截至目前,警方累计逮捕80人,冻结2.28亿港元资产,包括现金、金条、名车和部分虚拟资产,但对于16亿港元的损失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2025年11月6日,东区裁判法院提堂时,14名被告获准保释,林作和陈怡各缴纳了30万港元保释金,交出旅行证件定期报到。这场持续两年的追凶,还远未到落幕的时候。

血色教训:币圈狂欢背后的三大陷阱

JPEX骗局不是个例,而是虚拟资产市场乱象的缩影。它给所有投资者敲响了三声警钟:

第一,“高息”永远是骗局的核心诱饵。年化收益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10%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局。JPEX承诺的20%收益,本质就是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旧投资者的利息,典型的庞氏骗局模式。

第二,KOL背书不等于“安全认证”。林作、陈怡等网红推广时,从未核实JPEX的牌照资质,只关心推广收益。监管部门事后强调,KOL推广金融产品必须尽到核查义务,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无牌运营”就是红线。香港实施虚拟资产牌照制度后,正规平台都会公示牌照信息。投资前一定要去证监会官网查询,没有牌照的平台,哪怕广告打得再响,也绝对不能碰。

如今,JPEX骗局推动香港虚拟资产监管进一步收紧,但对2700多名受害者来说,失去的16亿港元再也回不来了。币圈的狂欢终会散场,唯有守住“不贪高息、查准牌照、不信网红”的底线,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相关话题
相关资讯
您可能喜欢的标签
猜你喜欢

2JMTT.com Copyright ©加密头条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密头条,探索加密世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