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印钞机”!4000万代币疯狂涌现,谁在疯狂割韭菜?
内容提要:当前加密市场新币发行已沦为快速收割的流水线作业。项目方无需产品,仅靠抄袭白皮书、刷虚假数据、联合交易所和做市商拉盘,并利用KOL矩阵喊单,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发币、拉盘和砸盘。散户因贪婪和信息差成为被收割目标,绝大多数新币最终归零。其核心是利用故事与速度争夺流动性,形式虽变但割韭菜本质不变,投资者应保持清醒,避免参与此类高风险游戏。
“上午画个饼,下午写白皮书,晚上找做市商拉盘,三天就能上线一个新币。” 币圈资深玩家老杨的调侃,道破了 2025 年加密市场最荒诞的现实 —— 发币不再是需要技术和产品的创业,而是像工厂生产螺丝钉一样,成了可复制、快周转的流水线生意。
半年造币割韭菜
上一轮牛市,项目方还得装装样子:花一年搞研发,半年做社区,有了真实用户才敢发币。现在倒好,连装都懒得装了 —— 从立项到 TGE(代币生成事件),最快半年搞定,甚至 Memecoin(迷因币)能实现上午发币下午拉盘。
老杨去年帮一个团队做过顾问,深知其中套路:“哪用做产品?测试网地址刷几百万个,APP Store 下载量找外包刷,白皮书抄几句 Web3 黑话,再找 Agency 把‘去中心化金融创新’的故事包装一下,齐活了。” 他们花在技术上的钱不到总成本的 20%,剩下的全砸在上币费、做市商和 KOL 身上。
更离谱的是 Memecoin 的闪电战。今年初有个叫狗王币的项目,凌晨发币,上午找几个小 KOL 喊单,下午市值就冲上千万美元,晚上就开始砸盘 —— 全程没任何用途,靠的就是情绪收割。散户追进去时,项目方早把筹码抛完了,留下一堆套牢的人在社群里骂街。
为什么周期能压缩这么狠?因为价值没人信了,故事和速度才是王道。上一轮认真做链游的项目,融资上千万,花两年开发游戏,上线后代币破发 90%,团队解散;反观另一个项目,融资后不搞开发,把钱买成比特币,两年后比特币涨了 3 倍,项目方靠卖比特币活得滋润 —— 这种躺赢案例,让更多人选择 快周转发币。
流水线背后的
“利益齿轮”
发币流水线能转起来,全靠几个关键齿轮,他们才是真正的赢家。第一个是交易所,尤其以币安 Alpha 为代表,直接把上币变成标准化流程。
以前上币还得审核项目,现在只要符合 Alpha 的积分规则,就能快速上线。老杨分析:“币安这招太狠了,既抢了 OKX 的钱包用户,又激活了 BSC 链,还让每个 Alpha 项目都成了 BNB 的养料—— 项目热度越高,BNB 需求越大,今年 BNB 涨这么猛,Alpha 功不可没。”
但代价是市场彻底弃疗。参与 Alpha 的人根本不看项目是干嘛的,就盯着刷积分领空投,空投到手就卖。有个用户刷了十几个 Alpha 项目的积分,空投变现赚了几万美元,他坦言:“谁管项目好不好?能薅到羊毛就行。”
第二个是做市商,从被动提供流动性变成主动造行情。以前做市商只是赚买卖价差,现在直接成了割韭菜主力:低位吸筹,合约开多单,现货拉盘吸引散户追涨,合约多单平仓获利;接着砸盘,散户现货被套、合约爆仓,做市商再用空单收割,最后低位接回筹码,开启下一轮循环。
今年火过的 MYX、COAI 等神币,背后都有做市商操盘。有业内人士透露,做市商还会找场外配资 —— 资金方出本金,做市商出技术,项目方出筹码,赚了钱三七分。拉盘需要 1000 万,配资能借到 5000 万,杠杆一加上,收割力度翻好几倍。
第三个是 Agency 和 KOL,组成流量收割联盟。项目方不会直接找 KOL,而是通过 Agency 批量合作 ——Agency 手里有 KOL 资源,能快速组织喊单矩阵。KOL 分三级:顶级 KOL 收品牌费,动辄几十万;中层 KOL 赚曝光费,按阅读量算钱;底层 KOL 拿买盘提成,拉到散户买币有分成。
更狠的是KOL 轮—— 项目方在早期给 KOL 低价筹码,让 KOL 喊单时更卖力。有个 KOL 去年靠KOL轮 赚了几百万,他在直播里说:“我都不用信这个项目,只要能让粉丝买,我就能赚钱。” 这种利益绑定,让 KOL 成了流水线的流量阀门,开关一拧,散户就往里冲。
入场即韭菜
在这条流水线上,散户就是待割的 原材料,从头到尾都在被算计。第一步是画饼吸引。KOL 在社群、直播里喊 “这是下一个比特币”“目标价涨 10 倍”,配上虚假的机构持仓截图,散户一看这么多大 V 推荐,脑子一热就冲进去。
今年有个叫AIA的项目,找了十几个 KOL 联合喊单,散户追高时,项目方和做市商已经开始偷偷出货。
第二步是多空双杀。散户买了现货,以为能涨,没想到做市商在合约市场开空单,然后突然砸盘 —— 现货跌了,散户被套;如果散户开了多单,直接爆仓,血本无归。有个散户买了 COAI,涨了 20% 没卖,想等更高,结果做市商砸盘,一天跌了 80%,他不仅亏光本金,还因为加了杠杆欠了交易所钱。
第三步是归零收尾。大部分新币没任何价值支撑,拉盘后就是一路下跌,最后归零。Dune 数据显示,2025 年发行的新币,半年内归零率超过 80%。有个散户去年买了 10 个新币,现在只剩 1 个还在交易,其他全归零了,他苦笑:“就当交了智商税。”
为什么散户总上当?因为贪婪和信息差。看到别人靠新币赚了钱,就想跟风;不知道项目方的筹码成本有多低,也不懂做市商的操盘手法,只能被牵着鼻子走。老杨见过最惨的案例:一个退休老人把养老钱投进一个新币,结果三天就归零,老人在社群里哭着求项目方退钱,根本没人理。
流水线一直转下去?
有人问,这种疯狂发币的情况会持续多久?或许不会一直这样,每轮周期都有主线剧情,下一轮可能会回归技术或价值。但老杨觉得,形式会变,本质不会变 —— 币圈争夺的永远是流动性和注意力。
现在已经有一些信号:监管越来越严,美国 SEC 今年起诉了多个空气币项目,冻结了项目方资产;散户也开始觉醒,不少人吃过亏后,不再追新币,转而持有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
但只要有快钱可赚,就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就像上一轮牛市炒 ICO(首次代币发行),后来 ICO 被禁,又换成 IEO(首次交易发行),现在又变成 Alpha 积分模式 —— 形式在变,割韭菜的内核没变。
对普通人来说,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不碰新币。老杨建议:“别想着靠新币暴富,99% 的新币都是收割工具。要是真想参与,就买主流币,或者通过合规基金配置,至少不会被流水线割韭菜。”
当发币变成印钞
币圈的发币流水线,就像一场盛大的裸泳派对—— 项目方裸奔着圈钱,KOL 裸奔着喊单,散户裸奔着追高。潮水退去时,只有交易所、做市商这些齿轮能全身而退,剩下的都是套牢的散户。
或许下一轮周期,市场会回归理性,会有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出现。但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看清这条流水线的真相,别成为被收割的 原材料。毕竟,在造币狂欢里,能活下来的,从来不是最贪的,而是最清醒的。
- 上一篇:16亿港元毁灭!香港币圈JPEX骗局全揭秘与教训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相关话题
-
- 孙宇晨30亿WLFI代币遭特朗普项目方冻结 币圈总统级割韭菜闹剧内幕曝光
- 特朗普家族代币搅动币圈,市场情绪大幅波动,走势引人关注
- 币圈乱象:总统、酋长纷纷发币割韭菜,解锁潮与新币上线加剧市场动荡
- 币圈投资五点建议:以小博大、谨慎调研、认知上车、止盈止损、警惕Pump代币
- 币圈公关战升级:LIBRA代币发行谜团重重,多方甩锅引发热议
- 币圈品牌重塑背后的真相:项目方与交易所联手割韭菜?
- TST币教学代币爆火币圈:市值飙升5200万美元,市场热度持续高涨
- 币圈大佬联手收割特朗普家族?WLF代币投资全线飘红,累计浮亏超6500万美金
- AI Agent热潮席卷币圈,前15大市值代币普涨
- 币圈变天:总统割韭菜,山寨币血洗,市场权力结构正重塑!
- 币圈乱象频发:阿根廷总统发币被爆割韭菜,价值投资需擦亮眼睛!
- Sharpei代币暴跌警示:币圈套路深,投资需谨慎
- 相关资讯
-

警惕!币圈最新骗局大曝光,这些项目正疯狂割韭菜!

币圈风暴!24小时17亿蒸发,GUN上线惨遭血洗!做市商疯狂割韭菜?ETH暴跌至1500,揭秘5倍财富密码!

美国大选币圈讨好战!比特币六月飙升创新高,迷因币疯狂上涨,华尔街密切关注!

代币解锁慎防市值陷阱,策略性避割韭菜之道

美法院裁定加密货币为证券:操纵市场即欺诈,币圈割韭菜者自危?

揭秘貔貅盘骗局:币圈陷阱,代币只进不出!

8 月币圈:近 10 亿美元代币项目即将解锁

币圈新手指南:从学习基础到避免割韭菜

GOAT代币风靡币圈,AI角色引发热议与监管挑战

币圈新手系列 超简单的Metamask小狐狸钱包教程 钱包与交易所之间如何转账?链上转账gas费不够怎么处理?实战演示币安提币转U到钱包详细步骤 如何手动添加RPC网络,代币合约地址显示余额 暗夜飞行











